主持人李咏因癌症在美国去世,惋惜的同时 ,这24条防癌建议一定要了解

主持人李咏因癌症在美国去世,惋惜的同时 ,这24条防癌建议一定要了解

刚合适  刚合适领劵  2018-10-29

李咏妻子哈文29日在微博上发布讣告,称李咏2018年10月25日凌晨5点20分经过17个月的抗癌治疗,在美国去世,享年50岁。
因为太突然,很多网友留言,表示不敢相信…

今天上午,李咏的妻子哈文更新微博,称在美国坚持了抗癌17个月的李咏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



配文“永失我爱”,让人倍感心酸和难受。
仔细想想,确实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看到李咏的消息,上一次大众提起他还是他换了一个新潮的发型。



李咏1987年考入中国传媒大学,1991年进入中国中央电视台做编导,1996年任专题片编导,并担任纪录片《香港沧桑》的解说。



1998年,李咏开始出任综艺节目主持人,同年开始主持益智游戏节目《幸运52》。也是在这一年,李咏开始成为不少中国观众熟知的主持人。

此后,李咏的知名度迅速提升,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主持人。1999年主持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今夜月正圆》,2002年主持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2003年,他开始主持央视二套的选秀节目《非常6+1》。他在节目中的主持方式成为这档节目颇为引人注目的名片。

在节目取得巨大成功后,李咏逐渐退居幕后。2009年出版自传《咏远有李》。



2013年,其人事档案正式从中央电视台转入中国传媒大学。此后他又相继主持多档网络节目。



在李咏和哈文的微博里,2017年最后一天的这张生活照,是李咏最后一次“公开露面”。

李咏与妻子哈文。



李咏一家三口。



李咏在自传里曾描述过这样一个画面。有一天,他自己捋着自己的长发,哈文捋着她的短发,然后她突然问:“看咱俩这样,到底谁男谁女啊?”

可别说,当年的咏哥还真有点小鸟依人的感觉吼。



话说回来,哈文今年的生日还有点特殊的意义,这是他们俩相爱之后一起度过的第三十个生日。

1988年4月13日,是两人确立恋爱关系后,哈文的第一个生日。那一天,李咏穿着一件女式大衣,系了一条大红色围巾,戴上帽子和宽边眼镜,费劲心思地混进了女生宿舍,和哈文的室友联手为她准备了一个宿舍party。虽然出宿舍的时候闹了笑话,还在校园里成了“男扮女装为女友过生日”的名人,不过倒是挺甜蜜的噢。



后来因为工作关系分隔两地的时候,李咏天天都给哈文写信,还会自己手绘信封,你敢相信这上面的印刷体都是他一笔一划描上去的嘛?



因为担心孩子会打扰两人的“二人世界”,所以他们结婚十年一直在“共同抵制第三者”,直到有一天开始觉得家里有些冷清。

李咏曾主持节目《非常6+1》《幸运52》,也多次主持央视春晚。可是就在李咏参加过央视春晚后,事业到达最顶峰的时候,李咏却选择了退出央视。这一时间让喜欢看他节目的观众接受不了啊,纷纷表示为什么?还有人猜测他觉得央视不好混,下海经商去了。但如今看来,很可能是李咏在那时候检查出病情,为了养身体,最终从央视离职。
据悉,哈文此前从央视离职创业,和李咏一起创办了节目制作公司,2016年制作了《偶像就该酱婶》节目。不过今年该公司一直未有制作新节目。据悉今年哈文低调解散了该公司。原来她是为了陪李咏一同对抗癌症。
那阵子看上去年轻又精神的他,其实已经默默的在和癌症进行抗争了。
去年8月份,妻子哈文还曾发文希望科学家们能研发出癌症疫苗,可惜......


没有任何的消息就这样突然的去世了让很多网友都受不了,大家也很关心他到底是什么时候患上癌症,患的是什么癌症。
其实李咏应该是很早就发现了癌症了不过一直控制的不错今年的恶化了才使得李咏去世如果是17个月的话,那应该就是2017年3月份左右至于李咏得了什么癌症去世了就不得而知了毕竟这是人家的隐私,不过网上也有正在讨论呢?虎扑上有传闻好像是胰腺癌!!!!不过都是猜测而已!
有知情人透露,李咏得的是喉癌。
癌症很早前就发现了,但治疗效果一直不佳。后来,哈文与李咏举家迁往美国治疗,17个月后却还是无力回天。
WHO的数据,全球每年大约有1400万人被诊断出癌症,大约820万人因病发癌症死亡。尽管数字如此之高,但是在肿瘤学专家们眼里:肿瘤死亡的原因1/3是吓死,1/3是治死,1/3是病死;且如果合理膳食,营养素摄入量达标,运动量适宜,1/3 的肿瘤发病可以得到有效预防控制。
 
24条靠谱的防癌建议
为了更好的预防癌症,美国癌症研究所(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AICR)和中国抗癌协会都先后结合自身国情,参照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 International,WCRF)的标准制定了一些预防癌症的建议。
 美国防癌10条 
AICR与WCRF客观且全面分析了全球7000个符合其标准的科学文献,并根据相关研究中最强有力的证据,出版了一部极具权威性的专家报告《食物、营养、身体活动与癌症预防》,提出了预防癌症的10条建议:
1. 只要没到体重不足,减肥就是你的头等大事儿
保持健康的体重无疑是预防癌症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否则体内的脂肪就会像“激素泵”一样,引发高于正常水平的胰岛素、雌激素和其他激素释放到血液中,促进肿瘤的生长。
研究发现:超重或肥胖可增加11种癌症风险。其中成年女性体重每增加5kg,绝经后发生乳腺癌的风险增加11%,子宫内膜癌风险增加39%,卵巢癌风险增加13%;成年男性体重每增加5kg,其结肠癌风险增加9%,肾癌风险为正常体重成年男性的1.42倍。
而一项纳入64000名女性的观察性研究则发现,BMI<25 kg/m?的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降低20%,25≤BMI<29.9 kg/m?的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降低30%。因此推荐在正常的BMI范围内(18.5-23.9),尽可能保持更低的体重指数。
2. 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千万别久坐
研究发现:体育锻炼帮助我们保持健康的激素水平、新陈代谢能力、增强免疫力,不仅能降低乳腺癌、结肠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而且相比缺乏锻炼的人,达到最低运动推荐水平(每周代谢当量7.5~15)者癌症死亡风险可降低20%。
因此任何形式的体育锻炼都有助于降低癌症风险,建议每天至少60分钟的身体活动或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
3. 拒绝含糖饮料,限制高能量食物摄入
选择健康的食物和饮料,而不是那些添加了过多糖分和脂肪的高能量食物,这可以帮你避免超重或肥胖导致的癌症风险。
美国心脏协会(AHA)在Circulation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声明:2009-2012年期间,美国儿童和年轻人每日食用的添加糖含量平均达到80g,且摄入量的增高与儿童/年轻人的肥胖和疾病风险增加相关。
因此建议2-18岁的儿童/年轻人每日糖摄入量应不超过25g;2岁以下儿童饮食中不应包含添加糖;不论成人或儿童,都推荐喝白开水为主,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4. 每顿饭2/3的植物性食物
WHO声明:癌症发病因素中60%取决于个人的生活方式,而这60%的因素中,饮食习惯居于首位。
研究发现:蔬菜和水果摄入太少可导致口咽癌症、食道癌、肺癌和胃癌。每天进食水果100g以下的人,比每天进食超过100g的人胃癌发病率至少高2倍;而纤维摄入量低则容易导致结直肠癌,如果每日摄入纤维量低于6g,其直结肠癌发病率比摄入高于6g者至少高85%。
因此建议,每顿饮食至少有2/3的植物性食物(蔬菜、水果、全谷类和豆类),其中水果摄入量是每天300g以上;高纤维食物中,芹菜、苹果、胡萝卜、白菜、笋等都是日常易取得的果蔬。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也是很好的钙质来源,可帮助保护体内的正常细胞不受损伤,从而减少癌症风险。
5. 限制红肉摄入,避免加工肉制品
猪肉、牛肉、羊肉等哺乳动物肉类为红肉。WHO将红肉列为IIA类致癌物,将加工肉类列为I类致癌物,它们主要导致结直肠癌的发生。
此外还有研究发现:每天多吃50g加工肉制品,癌症的发病风险会升高11%。专家建议,每周红肉及加工肉制品的摄入不超过500g。
6. 严格限制酒精摄入量。
强有力的证据表明,酒精可增加乳腺癌、肠癌、肝癌、口咽癌、食管癌和胃癌这6种癌症风险。
7. 保持低盐饮食。
AICR建议每日食盐摄入量小于6g。在食物的保存上,应选择不需要使用盐的制冷、干燥、灌装和发酵等其他技术。
8. 不依赖营养补充剂预防癌症。
健康人群服用营养补充剂可以降低癌症风险?大错特错!
一项随机性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叶酸可增加癌症的发病风险,特别是前列腺癌和结直肠癌;β-胡萝卜素可增加肺癌和胃癌的发病风险;硒可增加非黑素瘤皮肤癌发病风险;维生素E可增加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
所以我们应当尽量从饮食中获取必要的营养素,只有在临床表现或生化指标提示营养素缺乏时,才需要考虑服用营养素补充剂。
9. 母乳喂养,让妈妈和孩子更健康。
研究发现,母乳喂养对母亲和孩子都有好处。不仅能降低母亲罹患乳腺癌的风险,还能帮助保持婴儿的健康体重。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坚持母乳喂养6个月。
10. 癌症幸存者的健康生活指导。
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帮助癌症患者更好的康复并预防癌症复发,癌症患者应遵循专业的癌症预防建议,形成健康的膳食习惯、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达到和保持正常体重,以促进整体健康状态,改善预后,有质量地长期生存。
最后,一定不要吸烟!一定不要吸烟!一定不要吸烟!
 中国防癌14条 
中国抗癌协会与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在《食物、营养与癌症预防》报告的中文版上,从膳食和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对预防癌症提出了14条建议。具体如下:
1. 合理安排饮食。在每天的饮食中植物性食物,如蔬菜、水果、谷类豆类占据饭菜的2/3 以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
2. 控制体重。国人的平均体质指数[BMI = 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在整个成年阶段保持在18.5-23.9之间,避免过重和过轻。
3. 坚持体育锻炼。如果从事轻或中等体力活动的职业,则每天应进行约1h的快步走或类似的运动,每周还要安排至少1h的较剧烈出汗运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坚持日常身体活动,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6000步。
4. 多吃蔬菜和水果。全年每日吃多种蔬菜和水果,每日达400g-800g,绿色蔬菜、胡萝卜、土豆和柑橘类水果防癌作用最强。
每天5种以上果蔬,常年坚持,才有防癌作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300-500g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天天吃水果,保证每天摄入200-350g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5. 淀粉摄入。每日摄入的淀粉类食物应达到600g-800g,如各种谷物、豆类植物类根茎,加工程度越低的越好。
少吃精制糖,提供的能量应限止在总能量的10%以内;《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6. 不提倡饮酒。如果要饮酒,成年男性应限制在25g以内,约2杯;成年女性在15g以内,约1杯(1杯的定义是啤酒250 ml,葡萄酒100ml,白酒25ml)。《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儿童少年、孕妇、乳母不应饮酒。成人如饮酒,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
7. 肉类食品。红肉(指牛、羊、猪肉及其制品)的摄入量应低于总能量的10%,每日应不超过90g,最好选择鱼、禽类或非家养动物的肉类为好;《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鱼、禽、蛋和瘦肉摄入要适量。每周吃鱼280-525g,畜禽肉280-525g,蛋类280-350g,平均每天摄入总量120-200g。
8. 控制油脂摄入。少吃高脂食物,特别是动物性脂肪较多的食物。植物油也应适量,且应选择含单不饱和脂肪并且氢化程度较低的植物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优先选择鱼和禽。每天烹调油25-30g,每日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2g。
9. 限制食盐。成人每日从各种来源摄入的食盐量不应超过6g(约一啤酒盖),其中包括盐腌的各种食品,如腌白菜萝卜;《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6g。
10. 减少霉菌污染。应避免食用受霉菌毒素污染或在常温下长期储藏的食物,尽力减少霉菌对食品的污染。
11. 食品储存。易腐败的食品在购买时和在家中都应冷藏或其他适当方法储存。
12. 慎用添加剂。食品中的添加剂、污染物及残留物的使用含量低于国家所规定的水平时,它们的存在是无害的,但是乱用或使用不当可能影响健康。
13. 烹调方式。不要吃烧焦的食物、直接在火上烧烤的鱼、肉和腌肉,熏肉只能偶尔使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选择新鲜卫生的食物和适宜的烹调方式。
14. 营养补充剂。大多数人在饮食基本遵循以上建议的前提下,而不用营养补充剂;补充剂对于减少癌症的危险性或许没有多少帮助。
除了上述14条建议外,中国抗癌协会还建议:不吸烟和不嚼烟草,不鼓励以任何形式生产、促销和使用烟草。

火木木  牧小反  萌萌省钱 tb88628  都好好  甜呆呆  惠购百家  买多省  红塔塔  CC省
米少少  好七七  省三少  省斗士  美少少  省三千  折云云  牛少少  可少少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更多内容vip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