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炮 病菌与钢铁 人类社会的命运

《枪炮 病菌与钢铁 人类社会的命运》读后感

前朝乡绅  2015-07-02

还好在一个月内读完(2015年6月8~30日),书中的观点比较独特,以前也很少接触人类社会的史前史。总体而言,我对作者的观点还是持赞同意见的。 为什么赞同? 还是因为接触少,本身自己就没有什么自身既有的观点, 就如一张白纸。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则必须要等到接触另外的不同的观点,结合自己的判断后才会有所辨别。
言归正传, 先说说这本书到底说了什么? 作者的观点很简单:为什么是欧亚大陆人征服、赶走或大批杀死印第安人、澳大利亚人和非洲人,而不是相反?为什么小麦和玉米、牛和猪以及现代世界的其它一些不了起的可供人类驯养的作物和牲畜出现在这些特定地区,而不是其它地区?简单来说就是:是什么终极原因形成了现在的历史格局? 作者从人类社会的起源开始讲起,一直讲到当下社会各个大陆的现状。 并最终推导出以下几个终极原因: 1. 欧亚大陆在可驯化的动植物上的优势, 导致其人类从狩猎采集社会进化到定居的粮食种植社会;由于粮食供给的充裕,产生人类社会的群居;从而可以供养出专门的从事技术的人,可以进行一些诸如大型灌溉系统的建造等等;从而产生技术,文字,科学以及先进的生产力;还有产生先进的病菌,成为病菌的携带者,并产生抗体;并在征服其它大陆的人类时可以确保自己不被感染,而感染别人。2. 各个大陆之间的地理走向, 对技术和文明的传播和制约作用。3. 大陆内部构造及走向对技术和文明的传播和制约作用;欧亚大陆是东西走向的,其所聚集的不同人类文明基本上在大致相同的纬度(欧洲人,两河文明,中国文明等),类似的气候,地理分布等易于动植物驯养,技术的快速传播;而美洲,澳洲和非洲则是南北走向的,不利于传播。以上三个原因如果用来分析公元前(2000年前)的人类兴衰史,按照作者的观点, 我觉得特别恰当,但是吊诡的是2000年前各个大陆之间的征服活动却基本都未开始。但是如果放到公元后这2000多年的历史变革, 则要复杂的多, 因为这中间又增加了另外的很多变量因素, 最大的变量因素我觉得是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因素,而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则是在这最近的2000年中逐步产生,且差异化逐步变大的。对于当下向后500年的近代史, 欧洲和亚洲的差异,个人觉得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反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作者所言的3个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 作用越来越减弱。
下面的这些观点,则是根据作者的思路,个人思考的得出的观点。
造成公元后至今的社会格局, 特别是最近500年乃至最近200~300年世界格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是欧洲主导世界, 本来和欧洲并驾齐驱甚至领先的中国和印度为什么会快速没落,甚至落得被欧洲殖民的命运? 就我个人而言,历史发展到这个时间节点上,各个地域和人种的文化差异以及因文化差异而反映出的对待问题和处理事情的思维方式的差异的影响就显得愈发明显了。为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会在欧洲发生,并直接导致之后200年的欧洲在全球的主导地位;为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还是以欧美为主导? 而按照作者的观点,美洲这个地方,没有任何先天的史前史的优势,所有只能被欧洲殖民,但是被殖民以后,却得到了快速的令人意想不到的发展;同样的澳大利亚也是,都是被殖民后才获得发展,并保持发达国家的水准。在这里我所考虑的是如果人类的总体物质条件达到一个差不多的高度后,那么改变各个区域的发展速度和状况问题的核心因素就会发生本质的变化,原来的关键因素可能是地域性的,如作者所验证的可驯化的动植物,大陆的地理位置走向,大陆与外界的联系等。但是后来就变成了不同民族文化和思维方式与当时的物质条件结合所能产生的新的东西,这些东西包括新技术,新发明,新的系统;这些东西有些是有害的,有些是有益的;而社会的自然进化会保留有益的东西,并加速推广,放大,直至变成类似工业革命的核爆炸的力量。总体而言,欧洲人思考问题的方式,我概括为逻辑性强,崇尚自然科学和实证主义,理性,利他性的宗教。这些属性如果放在2000年前的那种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是不会产生出什么具有深远影响的变革性的东西,但是这些属性如果放在文艺复兴后的世界,则会产生巨大的爆发效应。这就像是一种化学反应,而不是一种单纯的物理拼凑,从而产生了第一次和随之而来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举个简单的例子,正如这不是把一杯水加入到一桶水所引起的差别;而是将一杯酸加入到一桶碱液中所引起的剧烈的化学反应。而在同时代的中国,文化和思维方式(典型的属性如儒家,君主制,中医,崇尚经验,天人合一等)与现实的生产力所产生的碰撞却还无法引起这种化学反应。正如时下的一句流行广告台词一样“听说下雨天,音乐和巧克力很配哦!”一样的道理; 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从而成就一桩美事。
我们学习和研究历史,不是为研究而研究,也不是单纯为了怀旧;历史还有一种功能就是展望未来,预测未来可能会发生的趋势,以及当下历史可能的发展方向。由此就不得不说到由互联网技术所引起的人类的变革性的第三次革命。那么什么样的文化和思维方式会比较契合这种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呢?这次还是欧美的那种逻辑严密,崇尚自然科学的方式,还是亚洲比如中国人的那种善于变通,亦或印度人的虔诚松散的方式呢?很难确定,但很有意思,值得去探讨。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更多内容vip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