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乡村生活-社会学的研

《中国的乡村生活-社会学的研究》读书笔记(一)

前朝乡绅  前朝乡绅  2016-08-13
这是一本19世纪末一个美国传教士常住中国山东省一带传教时对中国当时的农村社会的世俗百态,方方面面的直观感受和评价,包括中国当时乡村社会的种种,诸如乡村的结构,道路,名称,渡口,科举考试,学堂老师,庙宇,市场集会,农村的借贷关系,婚丧嫁娶,等等。如今100多年后再来看, 先不说其史学和人文学的价值, 最重要的是能给我们提供一种19世纪末真实的中国北方乡村印象;书中很多观点的客观性现在看来未免有失偏颇,但是总的来说作者通过中国北方乡村各个方面的直面观察和细致论证,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乡村之所以落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儒教教化的原因, 个人也是深以为然。
从个人的观点看, 中国人从18世纪开始落后于西方的原因,从本质上讲,其一,我们的思维方式是一个主要原因,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方式上,学习的连贯性上做不到在前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总是以儒家的观点,以尊孔复古为导向,导致大部分能思考的知识分子不敢创新,尤其在自然科学方面,更是毫无起色。其二,儒家思想的立意太高,总是拔高到忧国忧民,治国平天下的高度, 反而限制住了个人自身的发展空间。 立意过高,但是普通老百姓的实际生活状况又太低, 中间缺少务实有效的衔接;乡村中的中坚力量如士人和乡绅阶层虽说身居乡村,但是他们从一开始就受到的儒家的好高骛远的家国天下的理念影响,总是让他们不愿意或者不屑于于去做一些基层的扎实的工作和基础性的事务,他们心中所想总是考取功名,齐家治国,而传统的对世人的价值判断标准也是以此为据;如果这条路行不通, 他们又会过于悲观, 从而关起门窗,不问世事,转而走向隐士类的“文人雅士”的生活方式。其三,这本书里面所列举出的一些民间官司纠纷显示出19世纪末在中国的民间官司的可怕,一场民间纠纷往往会导致一户人家破人亡,倾家荡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一件原本单纯的纠纷,很快就会涉及到原被告家族的所有方面,往往因为邻里之间一棵树,一只鸡的很小纠纷,导致二个家族之间的大规模械斗, 甚至让小事就此埋下为家族世仇。这一方面反映出传统社会中家庭在社会中的弱小,同时也反映出宗族力量的强大; 很多时候,一件小事,只要涉及到宗族层面, 家庭就已无法主导事态的发展, 他们往往成为整件事中最大的牺牲品。从整个宗族来看, 为了荣誉,宗族中个体家庭的牺牲是微不足道的,也是值得的。 这种基于宗族的民间裁决机制,无疑不仅深深打击了个体力量的发展, 也让民治法制的观念畏缩不前。所以我最后归结为三不, 不敢做, 不屑做,不能做,这成为我们落后,个人发展停滞的很大成因。
书中的一些案例现在看来, 很有意思,不妨列举一二
在传统中国,甚至是当下的社会, 人情往来是一项巨大的支出,对于温饱尚难解决的大量乡村家庭, 为了应对突发的家庭危机,如家中老人的婚丧嫁娶, 他们会自发的结成一个联盟,十几个家庭每月支出一小部分费用,该费用只能用于家庭的突发事故,如丧事,这很类似于现在的公积金制度。
在人情往来中,份子钱一直是一项巨大的支出, 作者的一个例子很有意思,一户人家办喜事, 亲戚朋友按照礼尚往来的规定,每家的份子钱是1000贯,但是在递交份子钱的时候,碍于情面和数量太多,很多记账人员根本没办法一一去清点具体的数量;所以很多送礼人员就只给800贯, 或者700;于是这户人家就特地做了个绳子,通过穿过绳子的钱币长度来判断每份份子钱的多寡,并逐一记录送礼人员的名字;结果很多亲戚给的都不够1000贯,导致亲朋之间很大的矛盾。中国人的好面子现象可谓一直存在,直至今日,未见其减。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更多内容vip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