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一个偶尔闪光的普通人

这一年,想做一个偶尔闪光的普通人

大梨  最好的我们  2018-02-27

带你去旅行
校长 - 带你去旅行



       家里的时光总是绵长,摆了半个阳台的盆栽还没来得及吐芽,春天就轰轰烈烈地赶来了。抬手准备写下今年的第一篇文章时有些惶恐,太久没写以至于害怕力不从心或者文心不一。如果说以前写点什么的时候还有被熟知和认可的渴望,当我发现自己开始慢慢遗忘,写下只是为了最初的记得。

       看《无问西东》的时候,着迷王力宏和张震的无死角颜值,到处是鸡汤句和文艺词,印象最深的却是沈光耀的母亲在漏雨的茅屋昏黄的灯光下对他说的一段话:“当初你离家千里来这个地方读书,你父亲和我都没有反对过,因为我们想你能够享受到人生的乐趣,比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比如同你喜欢的女孩结婚,不是给我增添子孙,而是你自己能够享受到为人父母的乐趣。”我想,做一个普通人,去体验和追求,拥有被小事感动的能力,偶尔闪光那么一小下,也挺好的。

       因为一个不喜欢不擅长的专业,我的大学学习十分辛苦,数理课都是按照高中的学习方法,看书、写笔记、刷题、改错、总结,专业课和实验只求掌握套路考前转锦鲤。可能是高中残留的一点骄傲和清高逼迫着竟也不至于太差,然后剩下的就是普通。以前唯学习第一的想法变得羞耻,因为身边数不过来长得好看、多才多艺、双商兼具、有天赋又努力的人。也曾向好友抱怨,觉得大学两年多没怎么玩,没找到男朋友,也学的一般般,对人情世故深恶痛绝吃了不少亏,知道圆滑和示弱的好处却不想被改变。偶然听到认识的同学或者爸妈熟人家的孩子怎样优秀,心底的不甘心和无奈就在某个隐秘的角落里张牙舞爪地叫嚣着,好像有个声音说“你不过如此”。

        看,人就是这么矫情和矛盾,偶尔自卑,偶尔得意,偶尔嫉妒,偶尔悔恨。承认自己的缺点和懦弱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困难,可是某天我突然发现就算偶尔怀疑自己的时候,我仍然本能地坚持着早出晚归、有空就跑自习室,并认为理所应当。

天津的天空极美极细腻,瑰红和靛紫交织着散发着清新又迷人的光,秋天的傍晚错过饭点走向小吃街,在馄饨店遇到了一个平时没什么交流的男生,随口打了个招呼竟然开始聊天,才发现话语不多、默默无闻的同学其实非常亲和和幽默,心里暗暗想错过了认识这么棒的朋友。“说真的我挺佩服你的”,不确定他是不是说我,毕竟固执认为资质如我的人没有太大让人值得敬佩的地方。“很少有人在这个时候还坚持学习的。我很少去自习室,可是每次去都能看见你在相同的位置,说明你几乎是天天在了。加油呀!”惊喜又感动,没想到只是再普通不过的习惯,在有心人眼里也成为了独一无二的闪光点。做自己,接受自我的平凡和能力的有限,同时也为自己取得的每一次进步和好的变化感到欣慰也足够难得。

《奇葩大会》里有一位谈吐间的才华和思维让人折服的讲解员,说出了自己的担忧—讲解员被语音和机器取代,可仍然立志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把这份职业坚守下去。不管初心能否坚持,能把这份看似普通的工作展现在公众的视野,思危可能消逝的讲解中的人情味和习俗风情,已然瞥见平凡生活中的动人之处。

我的能力有限,才华不满,没有天赋,也在虚度时光的时候抗拒回首和总结,可是我仍然感恩自己遇到的每一个带给我思考的普通人,舍不得忘记经历过的高山和低谷,珍惜每一关的同伴和怪兽。金工实习结束的那一天,最后一趟班车上有金光闪烁。如果说一定有什么新年愿望,大概是希望
“新的一年,能做个偶尔闪光的普通人吧。”

客厅里爸爸坐在沙发上用手机打麻将,停不下来的妈妈又在拖地,电视里放着聒噪的广告,我想着昨天和好友走在文化小镇的自在和叽叽喳喳诉说的故事。翻看豆瓣电影年度榜单的时候看到《泰坦尼克号》已经开播二十周年,“You jump,I jump”却好像比我年轻许多。《神奇队长》里说:“永远保持真诚,保持高尚的德行,把每天过成最后一天,活得充实,不留遗憾,有冒险精神,要英勇,但也要尽情享受,因为人生本短。”
与你们共勉。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更多内容vip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