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新剧情过于真实!让老人不喂饭有多难

《安家》新剧情过于真实!让老人不喂饭有多难?
@  年糕妈妈  昨天
身为一个二胎职场妈妈,当你下班回到家,急急忙忙地要给老二喂奶,却发现老大在餐桌旁捧着 iPad 看动画片,孩子机械地张着嘴,老人一口一口给喂着饭。

这时候,你会怎么办?




热播剧《安家》里,海清扮演的女博士、妇产科专家宫蓓蓓应对这个局面,也一样毫无办法。

面对她的劝说:



老人是典型的“吃饭大过天”:



还有点骄傲地说:



说不动老人,她抢了 iPad,开始直接对孩子发火。

孩子当然不干,一瘪嘴,哭了。

于是家里一顿鸡飞狗跳,公公发火、婆婆饮泣,而老公的反应呢?也很典型了:



我们在微博上发起的剧情讨论,大家都说这一段过于真实了。



就像电视剧里奶奶说的:

“这个小区哪家的孩子不是吃饭看动画片玩玩具?你们不喂饭不知道,我问过人家爷爷奶奶,都是这样子的。”

老人带娃,不管是爷爷奶奶还是外公外婆,喂饭似乎都是逃不掉的常规操作,也是隔代育儿矛盾最大的爆发点 。




其实,当饭桌变成战场,被轰成炮灰的总是孩子。

我们编辑部的二胎妈妈 vivi 说,“我们家也和电视剧里一模一样,每次我都是劝老人两句,劝不动了就开始骂孩子,孩子被我骂得一脸懵。”

说真的,看动画片、喂饭对孩子不好,吃到一半被骂一顿、哭一顿,又有啥好处呢?



但是这样的场景,为什么总在我们的餐桌上死循环?

看到这一段时,我们都能理解海清的爆发,因为那个节点上,会有很多东西把妈妈的情绪拱上去:

上次幼儿园老师拍了孩子吃饭的视频点名批评;孩子老是喊肚子疼、不知道跟喂饭有没有关系;动画片看了一集又一集,眼睛都要看坏了……

当这些碎片在你脑子里搅在一起,你会被点燃,你的情绪桶里,混着内疚、生气、焦虑、甚至还有点“你们都不理解支持我,但我要对孩子负责”的悲壮,那个瞬间,除了吼孩子,你似乎没有更多办法来表达这种急切。



只是,我们真的能咬着牙说,这就是老人的错,都怪老人吗?


以前我们写过很多文章讲喂饭的害处、讲自主进食的培养,这次,也有妈妈留言让我们再出个这样的文章,好转发给老人看。

但是我发现,当隔代育儿的沟通问题没有解决好时,单方面地强调喂饭的危害,反而加重了妈妈们的焦虑。

一看到老人拿起勺子,脑子里都能联想到孩子读大学无法自理被退学了,这种焦虑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



所以,这次糕妈想试着换个角度,带大家去理解一下老人的心。

这个故事,来自编辑部叉姐:

我妈有一点特烦,就是催吃饭的时候像催命一样。

有时候我陪孩子做手工、搭乐高,她冲出来喊“吃饭了”,我也知道她看重这个,会明确跟她说“好的,我们还有3分钟就做完来吃饭了。”

可是3分钟她还是不能等,会一直催一直催。

我有好几次说,“让孩子把手上的事情做完,不要催得人心都慌了。”

她却总是强调,“饭都凉了啊,菜要凉的呀!”

我心里根本不觉得饭菜凉了多大事儿,我更看重的,是孩子的专注力和热情不要被破坏。

有一次,我估摸着饭快好了,孩子在上机械拼插课,还有几个零件装上就行了,我特地去厨房提醒我妈不要催。

她说了句“知道了”,然后又念叨“饭菜要凉的呀。”

我说:凉了就微波炉叮一下呗。

她却还在嘟囔:热饭热菜多好吃啊,刚出锅是最好吃的。

这时候,我看到她站在电饭煲前面等着倒计时,那表情真的有点虔诚。

我突然有点理解了,她前几十年的生活经验里没有微波炉,再早一点,热一次饭菜需要灶火铁锅,热了不马上吃是极大的浪费。我也想起她说过,以前家里人口多,外婆会早上做好饭菜,然后重复加热吃上好几顿,青菜都热到全黄了。在她心里,刚出锅的热饭热菜,是很重要的幸福吧?


一个人看问题的角度,是环境、教育、经历综合而成的,叉姐看重孩子的专注力不被破坏,和叉姐的妈妈看重让孩子吃上热菜热饭,都只是各自的价值排序不一样。

就像现在的妈妈们都看了很多育儿文章,注重孩子的自主进食、习惯培养,这当然很对,但是,如果你能理解老人对食物的态度和怕孩子饿着的焦虑,就像你怕孩子没有好习惯的焦虑,卡在“我要做对孩子正确的选择”那个点上,你们的执念其实是一样的。


总是嫌弃婆婆喂饭的 vivi,还说了这样一幕:
那天回家,她目睹婆婆同时搞两个娃的喂饭现场。 

4岁的老大坐在婆婆左边,面前是ipad,1岁的老二坐在婆婆右边,面前是小玩具。婆婆先是一勺子喂大的,然后迅速切换成小勺子,再喂一口小的。

vivi 说,她还没反应过来,婆婆已经一下子把两个孩子都喂好了,还欢天喜地地把他们从凳子上弄下来,说了句“吃好了,去玩吧。”

她突然觉得,老人也真的挺不容易。

说真的,老人喂饭不累吗?当然累。

老人为什么不以为错,还要骄傲地表功?

因为老人觉得吃饱是养孩子最重要的事。

也因为,老人带娃,也是需要肯定的。

而对电视剧里的海清和现实里的妈妈们来说,选择开战,大概是最错误的方式。

所以,怎么办呢?
先搞通思想,不要在饭桌上开战。


多夸夸老人,孩子吃饭弄脏了自己收拾,一些话术也可以有。


对照组也可以有。年糕奶奶原来也喂饭,我特地约了一次聚餐,朋友家的孩子比年糕小,都能自己吃饭了,妈妈看着也不好意思伸勺子了,回去再反复洗脑,“妈你这个菜做得这么好吃,年糕自己就能吃光的”,慢慢也就改过来了。

编辑部甜椒同学的做法,也给大家一点参考:

“平时我上班,老人肯定免不了喂饭的,而我周末在家,会自己努力带孩子变着花样做吃的,菠萝炒饭、蛋包饭,都是他能自己一口气吃完的,还要让孩子参与,一起包饺子、摘菜……‘自己做的要多吃一点喔’,这句话对孩子也是非常大的鼓励。”

说到底,改变的根本思路,不是靠开战,而是要让老人看到“孩子能够自己吃饱”,也让老人看到孩子享受食物的乐趣。

只有这样,家庭的餐桌才能找回它本来的面貌:一家人放松地交流、享受食物,这对孩子来说,才是一个吃饭的好榜样。



CX1A7473.jpg
直播预告:





同学们,再过 1 天(3 月 19 日),我就 35 岁了。

啊!又长(老)大(了)了一岁!

这样特别的日子,能在直播间和你们一起过,也是很有意义对不对[耶]

关键是——我准备了【10w 的生日好礼】给你们。让你们感受一下“做糕妈的女同学真幸福!”

快来看看海报上,有没有你中意的!


除了送礼,我也会和你们好好聊聊我这一年的感受。
毕竟过去这一年,我也干了不少事:生了娃、出了书、整牙也告一段落了、还遇见了你们……

好啦,更多的话,留在直播间里了~这场为你们准备的宠粉直播,一定要来看!



别让餐桌成为战场,同意的点这里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更多内容vip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