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昆:守住底线!底线就是活着

窦昆:守住底线!底线就是活着
原创 空间作者  二湘的十一维空间  前天




题图为电影《活着》剧照 

当我们感到生活不如意、工作不满意、事业不顺意、心情不乐意的时候,不妨心中默念:“守住底线,底线就是活着!”



守住底线!底线就是活着



文/ 窦昆


疫情下,人们措手不及。疫情后,一些人被打回原形。坏消息接踵而来:国内的,国外的;工作的,生活的;熟悉的,陌生的;个人的,他人的。



这是一个不完美的社会,或者说社会从来都不会完美。处在这样的社会,追求完美,会成为快乐的天敌。婚姻也好,事业也罢,常常都是充满缺憾的艺术,总有这样那样的不满意。无法改变环境,我们就改变自己的心态,降低自己的标准。



当拼多多迅速崛起、当地摊一夜风行,我们不再回避“消费降级”这个词语。当疫情肆虐之际,领导人也告诫我们:要树立底线思维。言外之意,那就是,要求不要太高了,达到最低标准、满足底线,就行啦。



底线是什么?活着!把活着当底线,守住活着的底线,不是消极悲观,相反是务实明智的处事态度,是更高层次的乐观主义。



当我们感到生活不如意、工作不满意、事业不顺意、心情不乐意的时候,不妨心中默念:“守住底线,底线就是活着!”



1. 婚姻的底线



前几天的饭局上,我要好的一对夫妻朋友,在我向他俩打圈敬酒的时候,才得知:他们离婚了。先是女方向我控诉,男人搬出去住了,几个月不回家,大年三十都在外面,六个月里,只见了女儿四次面,每次不超过十分钟。我当然觉得男人不像话,后来才听明白,六个月前,他们就办离婚手续了。那还说什么呢?离婚了,不回家,好像正常。离婚的决定,肯定是两个人共同作出的,不然没那么容易办手续。从女方的控诉看,她现在过得不开心。早知今天,当初,为什么要离呢?



统计数字说,2019年全国办理结婚登记947.1万对,离婚登记415.4万对。如果按结婚离婚比例计算,离婚率达44.1%。将近一半的夫妻,已经离了。剩下的家庭,似乎也弱不禁风。遇上疫情,一下子被冲得稀里哗啦,支离破碎。3月2日,西安市17个离婚登记处正常上班第一天,离婚预约排号就排到了18日。5月17日,深圳市离婚预约到6月17日的号源已经被抢完了。



结婚一定是有意义的,组建了经济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完成家族传承,为晚年培养老伴儿……没这么多好处,怎么会有那么多人结婚?结婚以后,原先夫妻关系不好,说是聚少离多。这场突如其来的超长假,让所有人禁足在家,成天厮守,四目相对,然而,家庭矛盾更多了。原先还能将就着过,因为疫情,因为长相守,已经一刻不能将就了。



真的是不能将就吗?我想起了我撮合的一桩濒临破裂的婚姻。



我的加盟商W,是个事业型的女汉子。多年下来,事业风生水起。然而,后院出了问题。过去,老公对她非常支持,鞍前马后,百依百顺,帮着洗衣做饭带孩子。后来,他这些统统不干了,向她摊牌:离婚!



这些家事外人本来无从知晓。W在某天深夜打电话给我,声泪俱下:“他要离婚……”压抑了很久,终于说出来了。待她哭痛快了,我问她:“那你怎么想的?离婚,还是继续过?”她说“我不想离。”为什么呢?因为孩子、老人、事业,更重要的,是感情。分析了这一切,我说:“那就行了,坚决不离婚,咱们就往这个方向努力。”我们商定了策略。



过了一段时间,W说:“这样过下去,太难受了,真让人受不了。”老公不洗衣做饭带孩子,她就自己做。他不出去做事,就在家里看看电视。她跟他说话,他保持沉默。



我提醒她:“你忘记了你想要什么了吗?你想要保住婚姻,那就暂时别考虑婚姻质量怎么样了,只要能保住就行。强者的武器是逞强,弱者的法宝是示弱,你必须示弱。如果硬碰硬,婚姻就没了。你想好,你到底要什么?”



W继续委曲求全忍辱负重。老公闹着闹着也觉得没意思了,一个巴掌拍不响,不拍了,慢慢又好了,笑容重新出现在她脸上。



生活中有不少美满的婚姻,成为所有未婚已婚者追求的目标。但是,你只看到了美好的婚姻,还有很多不美好的婚姻,你不知道罢了。你只看到结婚典礼上的鲜花礼炮、戒指红包、祝福缠绕,没看到法庭门口电子屏上一条条离婚案的开庭公告!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婚姻就像穿鞋,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有个微信段子说:一个人的一生中无数次想提出离婚,至少不下于五十次诅咒另一半怎么不死掉,但绝大多数人还是忍住了。少数没有忍住的,就离了,或者成了更大的悲剧。



万一婚姻不美好、不合脚怎么办?如果你还想保住这个婚姻,底线就是两个字“活着”,把这不合脚的鞋子穿在脚上慢慢磨合,所谓“磨合”,磨着磨着就合脚了,活着活着就老了,就叫“白头偕老”。



上个月,我又见到了W,她抱着半岁多的二宝。我存着她的一条微信:“我一直很感谢窦总在我婚姻最无助的时候,给了我正确的方向,现在我们互敬互爱,一家人很幸福。”



当疫情来临,人类需要抱团取暖、共抗风浪的时候,家庭的作用很重要。两个人在一起也许很痛苦,但分开后一个人可能更无助。我祝福天下有缘结为夫妻者,白头偕老。



2. 经商的底线



餐饮、旅游、服装、电影院、娱乐场所……这些行业的日子都很难过。我原先总以为有行业会受益的,比如医药。见到我的小学同学,从事药品销售二十年,他说,医药行业太难了,前一段医院不接除了新冠以外的病人,药品完全没销量,疫情后人们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患病率大大减少,用药的人越来越少了。这倒是我没想到过的。



我所从事的教育行业,被称为永远的朝阳产业,情况又如何?晋级教育总部掌握着全国90万家民办教育机构的基本信息,今年以来,再次回访,约有60%处于关门状态。其中,一半是因为学校没有开学导致教育机构暂时没有复工,还有一半,就是彻底关门了。



每每听到老板关门的消息,我都感到无比痛心。我也是个老板,我知道关门意味着什么。关门意味着装修费打水漂,办公桌椅等设施将以一折不到的价格卖废品,房租、押金、转让费上可能也会蒙受损失,更重要的,是对客户的失信和带给周围亲朋好友的失望,是对手下员工的难以面对,和自信心的毁灭性的打击。



关门一次,元气大伤;关门三次,这个老板一辈子差不多都废掉了。



陕西西安一位C总,去年11月决定投资开办晋级托管学堂,年前没有找到合适的房子,过年就爆发了疫情。看起来耽误了几个月,其实她是省了几个月的房租和员工工资支出。到了5月,原先动辄30万元、50万元转让费的房子,大量空了出来,再也不要转让费了。她直接挑了一家新装修、放弃了的教育机构场地,里面空调、课桌器、玩具等设施一应俱全,原老板啥都不要了,柴总从房东那里全部接手,转让费、装修费、设施费全省了,加起来100万元是有的,她连连说自己运气好。我说:你有坚定的信念,自然会遇上这等好事。



河北沧州的B总,军队干部转业选择自主创业,寒假开业,倒贴钱引流了几十个学生,等着开学后收学费,结果遇上疫情,迟迟不能开学。她见到我,脸上还有笑容:我想了,这也正好,我是新手上路,如果正常开学,我肯定竞争不过别的同行,给我一段时间让我学习提升,再开学我们就是同一起跑线了。这样的心态,我敬佩。



几乎与此同时,另一个校长L给我发来一条短信:“由于我个人做生意亏了,连累了学校也开不下去,没有资金周转了,所以决定放弃……”



做生意,其实没有亏损一说,有的只是放弃。做生意者,本身素质普遍较高,加上投入资本、付出真心、担着风险,怎么会亏损呢?只是因为行业特点、行情发展、自身起点、人脉资源、运气成分等多种因素,受益快慢、多少而已,只要能够守住,赚钱是迟早的事。



说说我公司的情况吧。公司总部在北京,但是大部分员工跟我一样,是湖北人,其中将近一百人都是跟我打拼了五年以上的。2月1日起,我们全员开始在家办公,主要工作是服务老客户,通过线上培训给加盟校长打气,给加盟校员工做业务培训,减少了员工离职。我本人从2月1日到3月31日,每天晚上一小时的家庭教育讲座直播,加盟校组织他们的家长收看,至少防止了家长集中退费。我们按进度请人制作100集动画片,及时推出互联网信息化平台,这些都需要投入巨资。我没有裁掉一个员工,大家的收入还能保持在5000元左右。



疫情缓解、湖北人能出门的时候,我们第一时间在长沙、西安举办面向老客户的内训会,每次五天四晚,分文不收。我一次次给员工、给客户说:赚不到钱,就赚口碑、赚能力、赚人脉、赚身体,赚不到钱,就把有限的钱给别人花,自己尽量节省点。我没有告诉大家的是,疫情以来,我们全家人几乎每天都是只吃两顿饭,没有买过新衣服,我好久减不下来的体重直降了10斤。



有人说,赚不到钱的时候,关门也是止损呀。除非你所从事的行业,所有的老板都死绝了,你才可以回望一下血流成河的战场,悲壮地对手下说一声“撤吧”,否则没有理由放弃。一旦放弃,就什么都没有了,商誉、口碑、团队、经验、装修、血性、自信……统统离你而去。在疫情严重影响、经济整体下行的情况下,对各行各业的老板来说,活着是苦逼,能赚钱是牛逼,放弃了就是傻逼。



经商的底线就是两个字“活着”,活着就有希望,活着才是最大的止损。无论再苦再难,亲爱的老板们,一定要守住底线啊!



3. 上班的底线



今年春节期间,为了留住员工,我们开展学习型假日活动,组织全国近万名名晋级托管老师入群,听课学习、考试、写今日感动文章、快乐分享、评选优秀……第一期历时一个月,结束后正值疫情爆发期,开学无望,我们又相继开展了第二期、第三期。付出有收获,也有付之东流。有的员工疫情期间留了下来,有的也流失了。尤其是到了4月,看不到开学的希望,有的员工就走了。



按说,疫情来了,很多企业倒了,工作岗位减少了,每个员工应该珍惜岗位才对,为什么有工作的人也会纷纷辞职呢?我为员工总结了一段话:



业务不好做,业绩上不来,工资奖金上不去;

老板脾气大,不给好脸色,成天威胁要裁员;

同事竞争大,背后议论多,经常释放负能量;

同学买房了,亲戚买车了,百般滋味份子钱;

房租又涨了,饭钱又涨了,生病只能默默扛;

男票要分手,父母在逼婚,没有心思上班了;

……,……



疫情来临,工资减少,成了“压死”员工的最后一根稻草,于是,宣布辞职,甚至不宣布而“裸辞”。



可是,你想好了没有,辞去这份工作,接下来怎么办?失去了这份工作,你的生活会更好吗?找到了下一份工作,上面的这些痛苦就可以不复存在吗?这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每个人都压力山大,天下乌鸦一般黑,天下老板……



你想好了没有,辞去这份工作,你在此积累的经验、客户资源统统作废,你为老板创造的剩余价值、口碑价值你再也没有机会分享,你在此结交的同事将天各一方、互不来往,离开老板,你从此少了一个熟悉你、催你、逼你、帮助你成就你的人,这个人,或许是除了你父母以外唯一愿意真心帮你的人,因为你们有着共同的利益追求。单靠你的自觉,没有老板的催促,没有制度的约束,你能做到每天一大早自觉醒来挤公交去做事吗?



你想好了没有,外面的世界也许很精彩,但外面的世界更多是无奈。老板们大多都感到无奈,当员工的,能有多少人活得精彩?看到的都是牛逼,看不到的都是苦逼。没有苦逼的坚守,哪有牛逼的出头?



创办晋级教育多年,我见识了太多的人来人往,花开花落。我不反对员工跳槽,人才的自由流动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只有流动,才能实现老板和员工的最佳组合,但是,没有磨合的流动、没有坚持的跳槽,是对老板的不负责任,更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你可以跳槽,但是前一份工作至少要干满三年,决定跳了之后要保证越跳越好;你可以跳槽,但至少做到前老板对你依依不舍,而不是扫地出门。你可以辞职,但最迟辞职的第二天就要赶紧找工作,三天之内必须开始新的工作,哪怕是到街边小餐馆里端盘子刷碗;你可以辞职,但不能总在辞职、找工作,最后你的职业竟然成了“找工作的”!



当下,遍地黄金的年代已经过去,哪怕你是研究生毕业,“天下溜溜的好工作任你挑哟”的年代也已过去。经济下行,关门的企业在增多,需要的岗位在减少;科技进步,现代化设备取代人工,就业机会在减少;农民进城,城里人口在增多,抢饭碗的人在增多。官方宣布,2020年全国有874万高校毕业生参与抢饭碗。



亲爱的小弟小妹,如果你正在上班,还有一个做事挣钱过日子的窝,就一定要把这个窝守好,翅膀不硬别想飞,气候不好别想跑,守住这个窝,就不会饿着冻着,守住这个窝,就不用找父母要钱或靠另一半生活。



守住了这个窝,就是守住了职场生存的底线,底线就是两个字:活着!



4. 生命的底线



疫情数据还在不断上升中。死亡人数,让人心惊,让人麻木,让人无奈,让人感慨:生命之脆弱,弱不禁风;生命之消逝,逝若云烟;生命之宝贵,不复重来!



如果死于疫情实属无奈的话,有一些死亡本可避免,但时有发生,那就是疫情以来频发的自杀事件。作为教育从业者,我更关注关于孩子的新闻。最新成为热点的学生自杀事件,发生在6月6日,中北大学大二学生时某,因考试作弊被老师收走了试卷和手机,而后跳楼自杀。其实,疫情以来,已经接二连三爆出了关于学生自杀的新闻——

6月4日,江苏常州五年级小学生缪可馨在上完语文作业课后坠楼身亡。

4月13日,江苏无锡,一名12岁的女孩,在开学第一天竟跳楼自杀,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4月12日,陕西商洛,一初三女生,从教学楼三楼跳下,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4月7日,江苏南通,一名15岁初二男孩从19楼坠落,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3月24日,河北邯郸,一名9岁学生,因未按时完成作业,曾被老师踢出“钉钉群”,从15楼跳下,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3月3日,河北石家庄,一名12岁学生,因上网课不积极,被家长严厉训斥了几句后,一时想不开,从楼上跳下,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类似的新闻,最令人心痛,心最痛最痛的,莫过于死者的父母亲人。你的生命源于父母,时刻牵动着父母的心,哪来的权力自行裁处?你这一死,图的是一了百了,但强加在父母亲人心头、身体、名誉上的痛,又怎能一笔勾销?



孩子的压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家长。有过生活阅历的人应该懂得:不要以静态的眼光,看待动态的未来。早些年,一些农民被沉重的种田税费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有的甚至服毒自杀,他们哪里能想到,今天,种地不要一分钱,而且政府还会发补贴。活到今天,多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柴,就是生命,就是活着!



如果说活得越来越艰难,那又如何?继续活,继续等,总有云开日出的那一天,总有希望看到;死了,绝对看不到,永远看不到!科技日益发达,世界每天变化,即便不能享用,也能满目生花,前提是:活着!



刚看到一条来自武汉的新闻,感到唏嘘。武汉长江大桥上,一条小狗连续一个多星期,趴在武汉长江大桥上,透过护栏眺望江水。警方调监控发现,5月30日,狗的主人,一名男子在此处跳桥投江寻短见。你总觉得这世界没人爱你了,岂不知,依然有灵魂视你如命!



婚姻的底线是家庭活着,经商的底线是企业活着,上班的底线是工作活着,即便这一切的一切都死掉了,那又如何?爱情诚可贵,事业价更高,若为生命故,一切皆可抛。只要生命还活着,一切都可能失而复得,每一天依然可以看到满目精彩,哪怕是别人的精彩!



疫情是场大劫难。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疫情中凡是没有倒下的婚姻、企业和个人,都将迎来比疫情之前更加美好的生活。所以,此刻,以及接下来的每一刻,一定要活着!好死不如赖活着,哪怕活得像条狗一样,也要活着!



亲爱的们,底线就是活着,守住底线,一定活着!



~the end~


作者简介:
窦昆:湖北人,现居北京。当过13年记者,后下海创业,从事小学生放学后托管教育。个人公众号“窦昆老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点击阅读更多文章

二湘:如何加入二湘空间读者群

那些离婚教给我的事

宋卫良:我的武大东湖情

作弊学生跳楼后,骂他的人真的是维护正义吗?

窦昆:一个多年地摊从业者的心声


大家:黄永玉   刘瑜  苏童  野夫  严峰
专辑:方方读者日记  大家   时评  大学  疫情之后 菊子  硅谷医生   少君   湘伟  
二湘:白的粉  印度舞   31楼美眉    二湘专辑


思想的碰撞·民声的回鸣

大家·时评·大学·疫后·人间事



敬请关注二湘的十一维空间

后台回复“投稿“获取投稿信息


点击此链接收看更多六维、九维好文
微信推送规则改变
公号加星标才能及时看到推文
点个“在看”吧,让更多人看到

继续活,继续等
文章已于2020-06-15修改


更多内容vip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