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 选秀进入“2.5时代”后,本该当评委的姐姐们却成了被点评的选手

综艺 | 选秀进入“2.5时代”后,本该当评委的姐姐们却成了被点评的选手
原创 披荆斩棘的  影视观察家  今天

在没有热搜榜的上周五,《乘风破浪的姐姐》猝不及防地播出,不出所料地火了。不管是宁静的“我还需要介绍吗?那姐这几十年白干了”,还是伊能静的“你配合我一下,别让我配合你们”,抑或是郑希怡的“还要被一些不知道是什么的人评审我自己”,姐姐们气场全开,各种金句强势刷屏。

一档节目,在一个平平无奇的周五中午,在没有预热和宣发的情况下,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73亿,两期节目播放量超4亿,这些数据已经令这档“破龄成团”的节目有了年度爆款综艺之相,更何况它还帮助芒果超媒股价大涨,将其送上总市值超过千亿的宝座,这便是30+姐姐自我价值以外的“价值”。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一边为姐姐们摇旗呐喊,一边期待吃瓜之余,我们不禁思考,“选秀2.5时代”的定义者为什么是一群30+的姐姐,她们“破龄成团”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她们会给中国的娱乐行业带来什么。




定义“选秀2.5时代”的,

为什么是30+的姐姐?





在探讨谁主沉浮之前,我们先要搞清楚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是“选秀2.5时代”。

“选秀1.0时代”是观众初见“选秀”节目的时代,超女、快男万人空巷,粉丝举着手机发送短信,为自己心仪的选手投票。李宇春、张靓颖、周笔畅、张杰、尚雯婕等,这些经过单打独斗,一轮一轮厮杀,战胜了同期万千拥有歌星梦的少男少女,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全民偶像”,至今仍占据华语乐坛半壁江山,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可以说“选秀1.0时代”开创的盛世,第一次让大众有了“参与感”,也让“粉丝”成为了参与娱乐市场活动的最重要主体。

此后无论如何“变形”,这种歌唱比赛选秀累的节目从层出不穷到渐渐式微,日薄西山,无论是比实力、比技巧、比创作、比人气,这种“单打独斗”的选秀已经把潜力开发了个遍。正当大家觉得“选秀”已无潜力可挖时,在国内并不怎么成为气候的“团体”概念火爆起来,《偶像练习生》《创造101》等以“成团出道”为目的选秀节目开启了“选秀2.0时代”。

“选秀的2.0时代”,表面上是以“团”和“爱豆”为主要概念,实际上是粉丝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催生的产物。粉丝们不再要求“唱跳俱佳”“实力超群”,而希望自己可以成为“制作人”自己选择自己想要的团体成员。这个成员可以唱得一般,也可以四肢不协调,但他们一定要有在团体里招人喜欢,不可或缺的特色。比起各种比赛的“舞台”,粉丝们在“选秀2.0时代”跟津津乐道的是选秀过程中,练习生候选人在集体生活中展现的种种特色,这是一场比赛,更是一场真人秀,比起“秀”,大家更注重“真人”的话题性。同样,从结果上来看,无论已经解散的ninepercent,还是已经进入倒计时的火箭少女101,更不要提被大家嘲笑“出道即糊”的那些叫不上名字的师弟师妹团,在目前国内没有专门打歌舞台的大潮流中,他们最火爆被最多人知道的时候还是在比赛时期。可以说,“选秀2.0时代”更看重过程,并不需要结果。

来到2020年,《乘风破浪的姐姐》虽然依然以成团为目的,但是参加的人不是素人和新人,而是一群30+的姐姐,这就是所谓的“破龄成团”,不看年龄,只看水平。

《乘风破浪的姐姐》能够引爆全网,一方面是因为节目完全延用了“选秀2.0时代”的赛制,依然是以唱跳为考核内容,以导师给出的分数作为排名参考,以观众粉丝的pick绝对最后的成团名单。但是30+姐姐们“成团出道”的终极目的和“选秀2.0时代”的少男少女们有所不同。参加男团女团选秀的孩子们,暂且不说他们是否真的有音乐梦想和戏剧梦想,坦白说,他们想要的是的一张踏入娱乐圈的门票,哪怕早早被淘汰,能凭节目圈一波粉丝也是好的。而参加《乘风破浪的姐姐》的30+姐姐们,她们有拿得出手的作品,有娱乐圈行业经验,有丰富的人生阅历,重新出发不是单纯为了火,而是证明自我价值,用实力告诉后浪和观众,姐这几十年不是白干的!

另一方面,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那三十个呢?而且是“各个不是省油的灯”的那种。

毫无疑问,很多人对《乘风破浪的姐姐》的关注都是建立在好奇30个30+女星如何相处、会不会搞事情的基础上,但就目前第一期看来,姐姐们在节目里相处还是很和谐的,私下的互动也非常有爱,比如万茜和张雨绮的“茜言万雨”cp,谁看了不说一句嗑到糖了。



因此,因为完全不同的目的和截然不同的看点,《乘风破浪的姐姐》就这样理所当然地成为了“选秀2.5时代”的定义者和代言人。





评委遭网友diss,

“破龄成团”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习惯了在热搜里了解天下事的我们,上周五《乘风破浪的姐姐》播出后真是搜了个寂寞,但如果热搜榜还健在的话,我们有理由相信“仅代表杜华女士个人女团标准”和“杜华选女团标准”的名次一定不会低。

在第一期节目里,姐姐们轮番带来自己的初舞台,未上场的候场区和表演结束的观赛区里,没有争吵和撕x,姐姐们互相鼓励、互相称赞,气氛好到让人忘记她们是互相竞争的关系。反而是坐在观察室里的评委杜华因为不专业的发言、傲慢无礼的态度和谜一样的成团标准遭到了众多网友的diss。

当大vocal丁当演唱结束后,杜华只给出了15分(成团潜力)和17分(个人特质),并点评说:“是一个很好的歌手,但就是唱得太好了,会显得别人太差了,所以放到团里面的话反而是不和谐的。我觉得她个人solo发展的话,可能会比成团发展更好。”

节目播出后,当事人丁当在微博上正面质问杜华为什么“打低分是因为唱的太好”,什么叫“唱的太好显得别人太差,放在团里不和谐”。

以一个正常的团来说,团里一定会有vocal担当和舞蹈担当,有的团还会有rap担当,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项目。所以一个女团里如果有丁当这样的实力唱将担任vocal,那这个团的演唱水平是有保障的,怎么会造成不和谐?或许是节目组已经猜到大家会对杜华的成团标准存在质疑,于是在节目播出时,后期多次充满求生欲满满地打上了“仅代表杜华女士个人女团标准”的logo。

同样对“杜华选女团标准”有异议的还有在华语乐坛消失7年的阿朵,她的初舞台表演的是一首很酷的民族音乐《扯谎哥》。点评环节,在阿朵已经明确表示自己完全可以接受为了团队的风格收敛个人特色的情况下,杜华依然说出“可能以你为c位,这个团会比较辛苦一点”这样的话。

随后,阿朵有理有节地给杜华上了一课,告诉她自己心中的中国女团到底应该是什么样。此刻,大家多希望坐在评委位置上的是阿朵而不是杜华。


像阿朵、丁当这种大前辈,完全可以在一档音乐类的综艺里担任导师、评委,她们以学员的身份来参加《乘风破浪的姐姐》已经有“屈尊”的意味了,却被并不专业的杜华,用她自己那套成团标准打了低分,而原因也只是一句“我要做又唱又跳又好看的团”,也难怪郑希怡感慨自己“被一些不知道是什么的人评审我自己”。

从两年前的《偶像练习生》到还在比赛中的《创造营2020》,这些选秀节目最终出道的男团女团的确是符合杜华标准的“又唱又跳又好看的团”,但这样的成团标准是否适用于“破龄成团”的姐姐?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既然已经请到了30+的姐姐们,那就应该以她们的特点打造一个无可取代的熟女团。如此看来,音乐导师赵兆是在场评委中头脑最清楚的一个。

在他心里,《乘风破浪的姐姐》最终选出来的团一定要区别于其他女团,在看过张雨绮的《粉红色的回忆》之后,赵兆表示如果钟丽缇和张雨绮组成一个团,自己一定会非常支持她们。他的这番话在一定程度上和阿朵以及节目组的理念不谋而合。

综上,主打“三十而骊,青春归位”的《乘风破浪的姐姐》要打造的五人女团应该是个多元化的女团,每个姐姐都有个性和气场,无时不刻不展现出自己的成熟美、自信美,告诉大家年龄不过是一个数字而已。

《乘风破浪的姐姐》对于这个娱乐行业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选秀节目”本身,更不可以仅仅用开创选秀节目节目新时代来概括,它的影响远在节目之外,“姐姐”们的歌声和汗水是她们对这个娱乐行业发起的“挑战”。去年,海清为代表的“姐圈”女演员们在FIRST青年电影展颁奖典礼上已经发出呐喊,呼吁中国影视市场给中生代女演员更多机会。越来越多人认识到,年龄歧视表面上是“姐姐”们的职业危机,实际上是娱乐市场发展的桎梏,如今乘风破浪的姐姐以自己的努力带动着更多相关行业向“正轨”发展,果然只有到了这个年龄,有了这个阅历,才知道善用自己的能量完成自己的责任。



有品位的你一定会点“在看”


更多内容vip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