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国自然资助部分公示,医学科学部和生命科学部已公布94个项目

2020国自然资助部分公示,医学科学部和生命科学部已公布94个项目
生物谷 今天




导语:快来看看医学科学部和生命科学部已公布的94个项目~




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已有部分项目发布了立项公示。据统计,本年度(2020 年度)已有172家依托单位,共计375项,资助金额超2亿元。





按照学科分类,截至目前已公布的项目名单,地球科学部已公布53个项目,资助金额达945.7万元;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已公布81个项目,资助金额达3024.6万元;管理科学部已公布56个项目,资助金额达5083.1万元;化学科学部已公布23个项目,资助金额达1152.4万元;生命科学部已公布38个项目,资助金额达2440.3万元;数理科学部已公布33个项目,资助金额达638.15万元;信息科学部已公布52个项目,资助金额达1862.7万元;医学科学部已公布56个项目,资助金额达4960.4万元。


医学科学部资助情况






项目名称 负责人 依托单位 资助金额
新型+A46:A92冠状病毒感染细胞关键靶点及作用机制研究 朱焕章 复旦大学 150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免疫保护作用及安全性评估的实验研究 周育森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150
基于新型数学和统计模型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研究 周晓华 北京大学 147
2019-nCoV蝙蝠及人群代表性流行株致病能力的比较研究 周鹏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15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早期血清学诊断靶标研究 周宏伟 南方医科大学 140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抑制宿主固有免疫响应的机制和干预 周芳芳 苏州大学 139
2019-nCoV“不典型症状”感染者的宿主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张文宏 复旦大学 150
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与宿主细胞膜上蛋白互作机理研究和靶标鉴定 张辉 中山大学 150
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辽宁) 姚文清 中国医科大学 100
云南驯养野生动物中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溯源调查与验证 夏雪山 昆明理工大学 140
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四川) 吴先萍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00
武汉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王辰 中国医学科学院 120
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诱导保护性抗体及其关键功能位点的研究 孙兵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140
血必净预防2019-nCoV肺炎发生ARDS及机制研究 宋元林 复旦大学 135
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华南(广东) 宋铁 南方医科大学 100
新型冠状病毒复制转录复合物工作机制及抑制剂筛选研究 施一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140
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华东(江苏) 沈洪兵 南京医科大学 100
基于遗传多样性小鼠在新型冠状病毒易感性差异遗传学机制的研究 秦川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135
基于人口流动大数据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输出感染风险及接触网络传播模型研究 吕欣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135
基于mRNA-LNP疫苗技术应对新发/突发冠状病毒疫情的应急病毒疫苗开发基础研究 刘龙丁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 150
人口流动及其干预措施对新冠肺炎在湖北省内和跨省传播的驱动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研究 林华亮 中山大学 139
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华中(湖北) 李中杰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00
新型冠状病毒重要蛋白引起宿主应激、免疫反应机制及药物筛选 李岩 华中科技大学 150
 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华北(北京) 李立明 北京大学 120
基于血外泌体代谢组学和肺CT影像组学预测新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预后和抗病毒疗效及其机制研究 金阳 华中科技大学 120
基于RBD的广谱抗β属冠状病毒B亚群(β-CoVB)新型疫苗的设计及其机制研究 姜世勃 复旦大学 150
重组ACE2-Ig免疫融合蛋白抗新型冠状病毒作用研究及其机理 胡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135
 冠状病毒通用疫苗和应急疫苗研究 侯利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135
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华东(上海) 何纳 复旦大学 10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抗体组库分析及抗体应答机制研究 陈凌 广州医科大学 135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趋势研究:基于大数据的跨地域开放系统随机动力学模型 南京医科大学 陈峰 南京医科大学 150
新型冠状病毒溯源、进化及与受体互作促进人群传播的机制 曹广文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140
感染导致人体淋巴细胞减低机制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 曹彬 中日友好医院 135
人类核糖体病中骨髓衰竭和白血病发生的机制研究 竺晓凡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10
转甲状腺素蛋白沉积致心肌病/心力衰竭早期诊断与治疗中瑞研究与教育合作 周玉杰 首都医科大学 40
俄罗斯远东地区干冷环境和海南湿热环境在慢性气道炎性疾病发病方面的差异研究 周向东 海南医学院 15
遏制细菌耐药面临的挑战 郑波 北京大学 14.9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纤维化的研究 张超 天津医科大学 14.6
基于单细胞测序技术的肝癌细胞图谱解析及新型生物标记物的发现和鉴定 王明伟 国家新药筛选中心 10
基于碳酸盐颗粒的VLP疫苗递送体系与免疫治应用基础研究 王连艳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40
固有和适应性IgA在调控炎症性肠炎中的作用 王继扬 复旦大学 20
初级纤毛在决定牙齿形态中的关键作用 孙瑶 同济大学 50
新抗菌剂的发现及其机制研究 孙承航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15
基于大型队列的多组学、膳食结构与心血管代谢健康的研究 刘鑫 西安交通大学 9.9
CD109对血管内皮细胞力学性质的作用机制研究 刘炬 山东大学 20
RNA剪接异常促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分子机制研究 刘胡丹 武汉大学 10
间歇性禁食对脑卒中后T细胞免疫的代谢重塑对脑白质损伤的保护作用 李佩盈 上海交通大学 50
焦油诱导人冠脉内皮细胞焦亡在心肌梗死斑块侵蚀中的机制研究 贾海波 哈尔滨医科大学 50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UTX在肺癌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抵抗中的功能及机制研究 季红斌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18
药用天然产物的微生物合成 郭娟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40
内地-香港前沿学科发展论坛:恶性肿瘤多学科协同诊治 葛明华 杭州医学院 15
通过加强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转化研究降低老年痴呆症的全球负担 杜怡峰 山东大学 40
中英血液学论坛 程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15
基于深度学习与混合现实的头颈肿瘤显微手术导航系统的研究 陈晓军 上海交通大学 40
中以精准医学研讨会 陈赛娟 上海交通大学 23
短波红外荧光量子点高效标记干细胞及其活体成像的关键技术 陈俊 复旦大学 20




生命科学部资助情况



项目名称 负责人 依托单位 资助金额
新型冠状病毒溯源及其遗传进化特征解析 张永振 复旦大学 150
新型冠状病毒辅助蛋白的功能及与宿主
   互作机制研究 张荣 复旦大学 150
冠状病毒蛋白选择性拮抗宿主天然免疫 于晓方 浙江大学 135
新型冠状病毒的人群遗传易感性研究和遗传筛查体系
   构建 徐书华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150
基于新测序技术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和基因组学分析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王军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135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反向遗传系统及啮齿类感染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黄耀伟 浙江大学 150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复制复合体关键蛋白的功能与潜在药物靶点研究 郭德银 中山大学 150
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受体利用介导的种间传播和感染机制研究 葛行义 湖南大学 140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重要复制加帽酶的工作机制研究 陈宇 武汉大学 150
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溯源与基因演化 毕玉海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150
鸟类生殖细胞的发育与演化 周琦 浙江大学 30
新型碳代谢水稻与甲烷菌、稻瘟病菌及褐飞虱互作和利用研究 叶子弘 中国计量大学 40
城市公园变形虫形态与分子多样性 杨军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15
 2型糖尿病药物临床试验多组学数据整合研究 徐涛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40
黄瓜果实表面蜡粉形成调控机制鉴定 武涛 湖南农业大学 20
小麦野生近缘物种抗病基因的挖掘及解析 王宗宽 南京农业大学 10
毛茛科物种水平的系统发育与形态性状的进化研究 王伟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14.6
水稻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分化及其C4改造研究 王鹏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10
基于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东南地区的东亚长足虻生物多样性中心与变化梯度研究 王孟卿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15
热带森林植物叶片性状对氮磷添加的响应及其对低磷环境适应机制:跨大陆的对比研究 王法明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10
中国西北地区脊椎动物区系的起源与动态 孙悦华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15
适用于链霉菌间高效质粒转移的普遍性转导噬菌体的分离与鉴定 芦银华 上海师范大学 12.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参与调控脂肪组织纤维化和能量平衡的机制研究 芦小单 长春师范大学 15
植物-土壤反馈作用对寄主植物分布区大小的影响 刘徐兵 中山大学 30
EEID:US-UK-China: 新发禽流感病毒的演进与生态传播动力学的前瞻性研究 刘文军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450
香菇菌丝体多糖-乳铁蛋白复合物结合机理及其抑制高糖诱导的胰岛β细胞损伤作用研究 刘剑利 辽宁大学 19.3
2020年度海峡两岸食品安全科技领域共识研讨会 刘光明 集美大学 12
腔肠素类似物激活钙调节的发光蛋白及其突变体的结构和生化研究 刘东升 上海科技大学 15
功能性状作为气候变化对高寒草地植物种群动态影响的早期预警信号研究 李守丽 兰州大学 8.6
光合作用复合物的结构及其在光合膜上的组装研究 李梅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10
高选择性Y1配体近红外二区探针在脑胶质瘤荧光成像中的研究 李娟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40
全球食品品质、安全与保障:技术与供应链体系创新 黄晓玮 江苏大学 15
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治疗的分子机制研究 华孝挺 浙江大学 39
中俄植物与昆虫病原真菌化合物的杀虫活性与作用机理研究 胡琼波 华南农业大学 15
基于目标序列富集测序技术的马铃薯抗晚疫病基因和致病疫霉菌多样性研究 窦道龙 中国农业大学 30
母体膳食纤维摄入对仔猪肠道发育的影响研究 车炼强 四川农业大学 9.5
水稻凯氏带形成的分子基础及其调控水稻离子组的功能研究 晁代印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30
利用单分子实时成像技术探究细菌内蛋白液-液相分离机理以及其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 白凡 北京大学 10







含糖饮料是健康杀手吗?美国心脏协会揭示不同的含糖饮料对心脏代谢风险的影响

大脑认知能力获突破进展!《科学》发现促进大脑发育期间的关键细胞器

越早减肥到底有多重要?JAMA子刊:2万名中青年体重指数与死亡率或相关







阅读原文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更多内容vip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