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晓彤再曝“新恋情”,却火速分手:为什么我劝你不要“靠男人”?


点击音频,即可聆听
本期主播丨宁语
“以前你一醒了就找我,
一下班就联系我,
一有消息就第一时间回,可现在呢?
这么长时间,什么事都是我自己一个人!
连周年纪念都是我自己过,那要你干什么呢?”
陆鹿珊对男友江宇绝望地喊道。
图片

这是毛晓彤和杨玏主演的爱情电影《以年为单位的恋爱》中的故事:
酒店经理陆鹿珊和创业青年江宇在跨年夜相遇并情定彼此。
他们从如胶似漆、浓情蜜意,到无话可说、隔阂渐显,短短一年,难逃一“痒”。
恋爱的甜蜜期,我们总是期待两个人黏在一起,有人能给我们完整、完美的关系。
图片


好像我们是彼此遗失的另一半。
可是随着甜蜜期激情褪去,恋人之间的情感供给发生了变化,当一方一次又一次期待落空,一次次从希望到绝望,恋人也从熟悉到走到疏离和陌生。
随着岁月的磨炼,我们渐渐忘记了,其实:
没有一个人能给你完整的爱,没有一个人能使你完整。

图片为何我们渴望完整?
有一种说法,上帝用亚当的肋骨,制造出女人。
男人和女人本是同一体的,却被上帝一分为二抛到了这世上。
就像苹果被劈成两半,所以人们总在寻找缺失的另一半,以完整自己。
图片

心理学家克里斯多福在《亲密关系》中写道:
有爱的匮乏感的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爱。
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是不完整的,只有用别人的爱来填充,才能让自己圆满。
然而,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渴望用另一个人完整自己,源自我们童年的缺憾。
我们在早期童年会发展出一种共生关系(Codependency):
为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因后天环境的造就,塑造岀的不健康关系模式,渴望跟另一个人建立紧密不分的共生关系,相互依赖,彼此互利。
倘若彼此分开,则双方或其中一方便无法生存。
我们本是跟母亲共生的,从母体中剪断脐带出生,早期童年借由与母亲的共生,得到安全感与满足感,进而顺利长大。
共生满足了基本生存需求,但还不够。
图片


提出知名的“依恋理论”的英国发展心理学家约翰.鲍比(John Bowlby)认为:
孩子感到痛苦、不安时,不只是希望照顾者随时在身边,还希望可以被照顾者稳稳拥抱着,甚至待在照顾者的怀里。
这是成长过程的必经之路,通过充分的身体接触,逐渐超越依恋行为,成为更有勇气探索世界的独立个体。
孩童时期没有得到充分的依恋满足,成年后,便下意识地带着这份未竟的渴望活着。
毛晓彤在采访中说:
“可能我想要的仅仅是个苹果,但你很费力气地给了一筐梨,付出的那个人还会觉得很委屈,都给你一筐了,怎么还不满意?”

就像剧中:
江宇尽一切努力成全鹿珊想要的生活,而鹿珊却依旧很失望。
鹿珊说,我要的生活,不是房子,而是安全感。
陆鹿珊背负着自己看不清的深切渴望,痛苦、迷惘地追求着「完美的亲密关系——共生关系」。
渴望江宇可以满足自己童年未被满足的依恋渴望,给她一种明确的安全感。
鹿珊和江宇,关系遭遇到了巨大挑战,是因为两人的共生需求不同,带着彼此不同的期待。

图片渴望完整的爱情,投射出完美的期待
江宇与鹿珊讨论了关于分手的话题:
“我们要是分手了,你也别联系我呀!”
“没问题,因为咱俩根本就不可能分手。”
江宇长期找不到一段值得投入的亲密关系,内心渴望一旦投入了值得的关系,就希望永远不分手。
在现代,亲密关系之所以脆弱不堪,是因为我们把它视为脱离孤单痛苦的浮木,期望在亲密关系中找到生命中的确定性。
于是我们将内心这部分渴望,投射到伴侣身上。

我们对伴侣的期望,到了历史的高点。
我们对伴侣的期望,不再只是扮演好单一角色,好丈夫好妻子即可。
夹带了各种对伴侣的完美期待:
坚定的家人、灵魂的伴侣、生命的知音……
在复杂的人生舞台上,伴侣承担了逐渐多元又繁重的角色任务。
当人们离开了传统大家庭的束缚后,变的更加孤独了(虽然得到了自由),因此亲密关系成了唯一可以依赖的安全感来源。
而人们痛恨这样安全感的消失,因此用尽各种方式要阻止关系的结束,渴望关系中的另一半来成就自己的人生。
我们把所期望的需求,不理性地放置在一个人身上,一旦无法满足就会尝试各种方式想要改造对方。

由此,伴侣双方都陷入不断地失望,渴望控制对方的循环之中。
所以,鹿珊才会在某次忍无可忍后的冲突中,大声对江宇喊道,
“这么长时间,什么都是我自己!连周年纪念都是我自己过,那要你干什么呢?”
那么不去期待,关系是否就能顺利了呢?

图片期待不总是有害,有害的是不愿沟通的期待
克里斯多福曾经讲过:
“期待就是通往地狱之路,因为期待会把接受和自由等充满爱意的感觉挡在门外。 ”
当我们期待的时候,其实是内在小我的欲求在不断地运作,并且期待值会不断提升。
期待就是像挂在你面前的一根胡萝卜,你永远看见它,但是它永远往前跑。 
当你期待的时候,其实你就没有办法真正看见面前的人,没有办法经历和享受面前的关系。
图片

常听到有不少喜爱自我成长的人说“不要期待”,期待是关系的杀手。
但我们真的能完全对关系没有期待吗?
我们建立朋友关系、伴侣关系,不就是为了满足了我们与人亲密联结的需求吗?
若没有需求与期待了,我们还需要建立关系吗?
可能我们压抑了期待,假装没有期待,并非真的放下期待了。
我们可以把心中的期待拿上台面沟通,期待而不执着。
在恋爱中的我们,渴望对方像母亲对待婴儿一样,不需要婴儿表达,就能洞悉自己的各种需求:
「这还用说吗?这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都那么大岁数了,还需要我告诉你怎么当好一个伴侣吗?」
「我们的纪念日,为什么不能自己记得,还需要我提醒你吗?」
我们没有表达自己的需求与期待给到对方,因为表达了似乎就不浪漫了,还感到羞耻,似乎我们在乞讨着什么一样。
图片

期待不总是有害,有害的是不愿沟通的期待。
不是期待与需求本身,而是缺乏沟通、彼此的误解与怨恨,成为破坏关系的元凶。
当我们有意愿表达自己,便有能力觉察自己真实的期待与需求,可以与伴侣探讨、明确彼此的想法。
这样经过沟通的期待与需求,是一种明亮的邀请,而不再是一种逼迫的索求。
这使得关系增添了温柔的弹性,远离了僵化的暗地需索游戏。
如同克里斯多福说的:亲密关系是通往灵魂的桥梁。
我们也在关系这面镜子中,逐渐认识到真实的自我,完整自我,经营出成熟的亲密关系。

图片没有人能使你完整,只有自己能圆满自己
那怎么放下共生渴望,使自己有能力活出更加完整的自己呢?
1.看见自己未竟的依恋渴望
若我们无法看见自己隐匿在潜意识的渴望,识别不出我们那些不断加剧焦虑的行为根源,那么亲密关系,会成为我们另一个逃避独处,逃避自我的方式罢了。
心灵禅卡「爱情梦」里有一段精准的解读: 
我们单独来到这个世界,走的时候也是单独一人。
所有的在一起都是个幻象。 
你认为你爱上一个女人或男人,是因为TA很美,事实刚好相反: 
你之所以坠入情网是因为你无法单独。
你本来就想掉进去,以此来避开自己。

2.放下期待,以亲密关系为镜,看见真实的自我
期待而不执着,沟通表达真诚的期待,以亲密关系为镜子,通过伴侣照见真实的自我。
很多人可能会经历过这样一些亲密关系:
刚开始时候你觉得这个人太棒了,太美好了,会认为我跟对方的关系以及喜爱,肯定会持续到永远。 
结果不到三个月你会想,我怎么会跟这种人在一起?是不是对方变心了?
当我们渴望吸引他人时,我们会去揣测对方没有说出来的期望,会下意识地戴起了面具,假装出自己本来没有的特质,好让他人与我们交相辉映,心意相通,进入关系。
「交往前浪漫,交往后软烂;结婚前热情,结婚后绝情。」
这些常见的惨剧背后真相是:
人们是那么渴望与他人结合,在关系初期,渴望吸引彼此,刻意乔装自己,迎合对方。
关系带着迷惑性,掩盖住真实的自我。
《懂得爱:关系花园》一书中描述:
“亲密”这个字来自拉丁文的intimus,意指最内在、最深层、最深邃、最私密。
亲密是一种存有的状态,把自我最深处的部分向他人也向自己展现,没有任何伪装或防卫。
图片

所以,随着时间的演进,关系的深入,透过关系中的亲密,我们拿下了伪装的面具,卸下防卫,得以了解自我真实的需求,看见真实的自我。
3.看破幻相,自我圆满
看破这个幻相:没有一个人能用亲密关系,给你完整的人生和完整的爱。
看似生命中缺失掉的一部分,没有活出来的一部分,在召唤、呼唤我们。
事实上我们本自具足,内在拥有爱的资源和能量,借助亲密关系让自己走向自我的整合,活出生命的圆满。
看见,说起来简单,实际上是转化最困难的第一步。
当我们看见时,疗愈就开始了。
愿意看见,需要偌大的勇气,就如同一个情绪总是失控的人,开始愿意承认自己的情绪控管能力不好时,往往这个深深看见自己的勇气,也将转化成疗愈的开始。
电影的结尾,江宇与鹿珊借由沟通,找回了彼此,重新爱上对方;同时也重新找回了自己,拥抱自己,爱上了自己。
图片


愿我们可以更有觉知地去疗伤,有觉知地去爱。
在亲密关系中理解自己、拥抱自己,进而使关系花园中繁花恣肆盛开。


更多内容vip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