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塑料友谊

晚上九点十分,夜幕低垂,万籁俱寂,名为诸如“塑料姐妹妈要奋斗”之类的微信群拉开了夜生活的序幕。在这个暧昧的时刻,当一部分人已经开始了性生活,另一些人才刚刚开始复活。

这个神奇的物种被称为四旬老母。

她们的寒暄方式不是“你吃了吗”,不是“你睡了吗”,而是“你吼了吗”。

不吼不足以平民愤,不吼不足以谈人生。

这可能是一个陪读妈的日常人生缩影,陪作业,陪订正,陪复习,陪练琴,陪洗脑……几乎每个晚上,她们都会经历一个普通人可能需要花十几年才能完成的情绪波动抛物线:

极其平静—略有波澜—激情咆哮—自我控制—反复咆哮—反复控制—失去控制—反复失去控制—怀疑人生—自我安抚—空气突然安静……

在“冷静点不要吼”和“不吼不可能”的博弈中,内心的两个小人已经吓得躲起来了。一个说:“我看这次又是在吼难逃。”另一个说:“是啊是啊。”

直到一场场如浩劫般的战役结束,敌军与猪队友们都洗洗睡了,她们又重新燃起了生的欲望。

以四旬老母为中坚力量的微信群,充满了人间烟火气,这烟火如同一个盾牌,杜绝一切“还不够资格”的同类接近。

老母亲界的潜规则大致是这样的:不到三十岁的都被称作“二十多岁”,一过三十岁的都叫“奔四老母”。

奔四老母是不带二十多岁老母玩的,没孩子的更不待见。

这是一条很明显的暗物质鄙视链:你们的历练还差得远,我们没有共同语言,你尚不能跟我们抗衡。

至少在谈到“吼娃”的时候,能抖得出干货。这是入门许可。

社交圈的局限性在中年妇女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她们根据不同的磁场来判断情感嫁接的深度。

比如:

如果大家都有娃,那么我们就算有缘。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如果大家的娃年龄相仿且都比较难带,那么我们能成为好友。恼乱横波秋一寸,斜阳只与黄昏近。

如果大家吼娃的技法相似,内伤相近,则有望成为知己。烟姿最与章台近,冉冉千丝谁结恨。

但如果你没有娃,哼哼,你有权保持沉默,但你说的每句话都将成为刺激我的凶器,并将很难获得我的原谅。

因此,多数情况下,四旬老母交朋友不看她好不好看,有没有钱,只看她是不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

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孩子的女人,如何能在晚上融入到一个以老母亲为主的微信群里尬聊。

她可能先是一个人唱独角戏:“大家最近看什么网剧啊,推荐一下?”“大家有什么好的吃夜宵的地方吗,推荐一下?”“你们觉得阔腿裤和小脚裤哪种显瘦啊?”……

群里将会是一片死寂。

此时各位妈妈正在“工作”,后台的一幕幕悬疑谍战陪娃大戏正在上演,还没人顾得上来怼你这个可以自由享受夜晚时光的咸蛋女子。

不出意外的话,这位尬聊的姑娘在群里很快就没朋友了,友谊就是这么瓦解的。

四旬老母之间的友谊,是塑料的。

她们非常容易拜把子,也非常容易崩裂。

拜把子的可能性非常多,比如各自的孩子拥有一样的毛病:

“唉,我儿子就是拖泥带水,在房间里磨蹭一个多小时,作业才动了几个字,气死我了!”

“哎哟,一样一样的,我儿子也是!”

“唉,我儿子就知道玩,要买这个玩具那个玩具,就是读书没心思!”

“哎哟,一样一样的,我儿子也是!”

“唉,我儿子都快二年级了,拼音还没一次全写对的!”

“哎哟,一样一样的,我儿子也是!”

可以了,马上拜把子吧,你们一定是前世约好了的难姐难妹,相约在今生一起来渡这场劫的。

你们将会有无穷无尽的共同语言,你们的下半生不如一起结伴同行。不管三观有多不合,也不管生活习性差异多大,只要你们的娃拥有一模一样的缺陷,你们就是最配的。

不用担心朋友会多到顾不过来,因为很快,一些四旬老母之间的塑料友谊就会灭亡。

“唉,我女儿一点都不自觉,我不盯着,她就不知道去练琴。”

“哎哟,我女儿倒不用我管,自己很主动,做完功课就练琴。”

“唉,老师又给我发微信来告状了,说我儿子上课总是开小差。”

“哎哟,是哇,我们老师给我发微信倒基本都是表扬孩子的。”

快住嘴吧,这样的话还是分手比较好。

不管你们曾经拥有多么坚贞的情谊,你们未来的路还是各自珍重吧,因为你们的娃不一样啊,娃都不一样了,人生能一样吗?

如果要强迫自己和对方尴尬地留在一起,今后的话题永远都像是一个站在精神的高地被孤独的西北风包裹,另一个被陷在精神的洼地心里咒骂了一万遍。

强扭的瓜不甜,早分早好。

土崩瓦解的塑料妈友谊,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见增多。

你会发现友谊崩盘的规律:

先是不和没孩子的姐妹一起玩了。

然后是不和孩子不在一个年龄层的姐妹玩了。

接着是不和不同梯队学校的孩子妈们玩了。

最高阶段,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各种不同教育理念的小姐妹之间,互成陌路……

若干年前我们四个大校花ABCD(我是A),每年都有两次远途“姐妹之旅”,平时动不动吃喝玩乐更是数不尽。后来我和C同时有了宝宝,于是非常自然地,B和D成了我们眼中一对招人恨的野生自由主义者。

我们两个有娃的已经没办法和那两个没娃的一起活动,她们要去的地方,一看就不是属于奶瓶和尿片的。

我们两位老母亲一碰面就是小儿湿疹头孢克洛手足口病撕不烂书和择校,而另外两位还沉醉在折扣店演唱会自驾游跳伞和民宿……

一个名存实亡的小姐妹组织,还在硬撑,除了能一起吃点饭,感情已经基本破灭。

但是风水轮流转,B也很不争气地当了妈,我们的队伍壮大了。后来的几年,她沉迷于进口奶粉、痱子粉、药粉,曾经的金粉校花已经彻底堕落。

看我们一个个活色生香,为了不被抛弃,D终于也当了妈……

濒临灭亡的友谊再一次死灰复燃,我们四个披头散发灰头土脸的四旬老母的感情得到了不断升华,誓与日月同辉。

事实告诉我们,一个小姐妹组织要想保持长久和扎实的友谊,秘诀就是:要么都别生,要么一起生。

但这只是基础,复杂的友谊考验还在后面。

举个例子,一对四旬老母,一个很懒,一个很鸡血,友谊能长久吗?

试想一下,每次见面怎么尬聊。

鸡血的那个:“怎么办啊,我们才读了一门奥数一门英语一门围棋一门书法,怎么拼得过别人啊?”

懒的那个:“……你家娃这么苦呵呵的,厉害。”

鸡血的那个:“我们家门口的菜场小学可不能上啊,为了择校我还得再给我娃加点课,他现在还有两个晚上是空着的。”

懒的那个:“……好变态辛苦啊。”

鸡血的那个:“你们最近在做什么课外习题?我给你看我刚买的XX学校内部高级自测卷,这个得天天做,刷题海,否则绝对不行。”

懒的那个:“……这个是不是有点太难了,神经病了吧。”

几个回合下来,基本没有未来了。一段情不得不先雪藏起来,看以后有没有机会解冻。

更微妙一点的友谊裂缝也有。比如两个四旬老母,一个拼民办,一个混公办,这段友谊也是会渐冻的。

拼民办的:“怎么能去上公办呢,公办什么都不学,你不是耽误了孩子嘛。”

混公办的:“民办不就是拔苗助长吗,公办快乐教育,孩子快乐第一呀。”

拼民办的:“你上公办,以后升学根本没有竞争力呀。”

混公办的:“你上民办,天天把孩子逼得快傻了,也不一定好啊。”

拼民办的:“不上民办就没有出路。”

混公办的:“是金子在公办也发光。”

“哼!”

于是,民办的那个以后会认识新的朋友,就是和她一样把民办奉为神明的老母亲们;公办的也会有新的朋友,就是跟她一样不喜欢鸡血的老母亲们。

道不同,塑料的友谊四分五裂。

一个合格的四旬老母结交朋友的方式,一定是和自己的娃绑定在一起的。除此之外,如果还有挚交,那一定是真爱。而任何一段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内心却汹涌澎湃的塑料友谊,都会成为四旬老母墙上的蚊子血,心头的朱砂痣。

有一次去北京出差,一边工作一边见见朋友。为了见朋友,我是洗了头的。为了不辜负洗头,我还化了妆。为了不枉费这一番心机,我特意多约了几拨人,赶场般地会见,以免浪费了我的心血,否则就如同被丢弃在深渊里的寂寥,是孤芳自赏无人问津的酸楚……

对一个中年妇女来说,洗头化妆认真打扮过之后,是一定要好好珍惜的,因为难得,不容浪费。

世上没有懒女人,就看她愿不愿意为见你勤快起来。

我早就说了,中年妇女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分三种:

(1)不洗头能见的;

(2)洗头才能见的;

(3)洗了头也不想见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娃的作业与考试逐渐增多,我们现在与世界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逐渐变成只剩下两种:

(1)不想洗头也不想见人;

(2)除非我有5000元以上的高级卷发棒才有动力。

所以,中年妇女的现实和懒惰,不是那些只洗个刘海就出来玩的年轻女孩可以明白的。

她们的心愿是打扮得美美的出去happy,我们的心愿是老公带着娃打扮得美美的出去happy,好让我在家静静……

所以,能认真把自己打扮一下出来见人,我是有诚意的。

然而我猜中了开头,却没有猜中结尾。

在北京约的中年老母朋友们,每一个匆匆忙忙赶过来的,都不修边幅,弄得我很突兀地独自美丽,就像一个油画里逃出来的怪物,打扮得花枝招展,跟几个挖掘机上刚干完活下来的女人一起探索人生……

她们微笑着说:“神经病啊,我们不要面子的啊!你今天真美。”

但这依然是很有满足感的一件事,大家对我表达出了不约而同的羡慕:

你好开心啊,一个人出差。

你真爽啊,可以跑出来玩几天。

好羡慕你啊,我还得加班和带娃。

啊啊啊啊啊!我也想出差!

出差成了好多中年妇女梦寐以求的事,哪怕她们不知道我是躲在酒店里赶工,或是战战兢兢地跟客户谈事,或是紧锣密鼓地安排行程……

但至少表面看来,我是一个出差的中年妇女,人生赢家啊。

几天里和好几个中年妇女朋友匆匆一面,接着她们赶回去带娃的、加班的、照顾病中老人的,纷纷说走就走,抛下了我这个自由散漫、暂时不用管一切家事的幸福女人……

塑料友谊小而美,不长留。中年妇女的一切相逢离别,全都听天由命。

能在一个普通的忙碌日子里突然和老朋友相约,这是很多中年妇女的小确幸。

现在对我们来说,真正放松和满足的时刻太稀缺了,平时跟老公卿卿我我凑合着过,跟孩子母子情深大吼大叫,都比不上和一个同样处境的同龄妇女一起坐一会儿,互相说说自己的倒霉事,好让对方开心开心。

前天晚上和一个几年未见的老朋友吃饭,一顿饭大概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她接了儿子打来的五个电话,多数也就是一些废话,问妈妈几点回家。

每接完一个电话,她就开始絮叨老公:“猪队友明明就在家,儿子还当他是透明的,啥事都要找我,每次出门要打一百个电话给我问这问那……”

这场面太熟悉了,娃千好万好都是“妈妈培养的”,娃干了什么烦人的事都是因为“他爹无能”。

这也可以理解,娃是自己生的,老公是别人生的。

这一顿饭让我负罪感满满,感觉就像恶意抢走了人家的妈,赶快催她早点儿回家,一肚子还没聊完的话,且等下次吧。

还能等下次的,都是铁打的情谊,不会被一个娃轻易摧毁,经得起风吹雨打和经年累月的等待。

下一次的约会到底是什么情形,还得看大家的娃和老公是不是争气……

所谓听天由命,真是老天赋予中年妇女家属们的莫大权利啊。

平时三五好友想约个下午茶是越来越难了,周末比上班还忙,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开场白(吐槽仪式)还没尽兴,已经有人要走。

每次总有人气得不行:“走吧走吧,下次不带你玩了。”

可是下次还是得带她玩,否则怎么办呢,到这把年纪上哪去找新欢?

毕竟中年妇女交友太难了,要考核价值观、审美观、爱情观;夫妻间喜欢秀恩爱的和夫妻间已经纯友谊的不能互诉衷肠;喜欢鸡娃的和擅长放养的没有共同语言;有娃的和没娃的更是绝对无法一起聊天……

排除各种不匹配的,剩下的真不多了。虽然能不能愉快玩耍全都听天由命,但却能在一起长长久久,没法时常见面,甚至用手机聊天都不多,但想找人喝一杯聊聊的时候总能想到对方,不用怕七年之痒,更不会变心和劈腿……

这样的友谊虽然看起来脆弱,但也是世间最坚固和不会互相伤害的感情了。

儿子小学毕业前夕,相亲相爱了五年的几位同班老母一起吃了顿饭。

老规矩,沿用“中年老母维系友谊的核心”——各自黑老公+彼此夸孩子,一通流程走完之后,神清气爽。但这次氛围有点不一样。

我们中的“大姐大”说:“下一顿能聚齐我们所有人的饭局,也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了。”

其他人说:“怎么会,想聚随时聚呀!”

大姐大说:“你见过有了新男友之后还能和前男友随时聚的吗?”……

还真有道理啊,女人之间的友谊,真的比谈恋爱更复杂。

等大家的娃进了新的学校各奔前程,妈妈们也就跟着娃晋级了,有了新的社交圈。

为了融入新圈子,就要学会断舍离。

大家也不是第一次晋级了,多少有点经验。

记得儿子幼儿园毕业时,相处了三年的老母亲们也是难舍难分,毕竟我们可是一起做过灯笼、包过粽子、演过狼外婆、跳过南瓜舞,一起装疯卖傻,共同抱团取暖了整整三年的好姐妹啊!当时满怀信心,觉得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

结果没过几天就山无棱天地合了。

自从进入不同风格的学校,开始演化出傻呆萌和鸡血妈两种截然不同的中年妇女类别之后,友谊就开始徒有其表了。

“下周六有个儿童话剧,要不要带娃一起去?”

“不行啊,我们有数学课、英语阅读课和作文课,还要去同学家一起准备科技节的飞机。”

“下周日一起吃个饭?”

“不行啊,下周日学校艺术团要排练,而且晚上已经和同学约好了一起看电影。”

唉,人一旦变心,是骡子是马都拉不回。

当年陪人家看月亮的时候,约什么都有空;如今新人胜旧人了,吃个饭都凑不齐……

娃有了新的圈子,塑料老母姐妹花也立马跟着无缝转移。至于之前的旧爱嘛,朋友圈可以点点赞,群里也能吐吐槽,但要想和以前一样隔三差五约会相聚,难度有点大。

新勾搭上的一众老母,彼此习性还没摸透,各自的孩子还没对上号,得花大力气钻研啊,哪有空跟旧爱缠绵?

每一个毕业班背后的女人,伴随着孩子一升学,就相当于给自己换了个男朋友。

吴彦祖固然挺好,但你现在和彭于晏在一起了,怎么,嘴上还老挂着吴彦祖,神经病啊,彭于晏不要面子的啊!

有良知的爱情,是同一时期内只能爱一个人。

有良知的老母,是同一时期内只能选择和一拨老母情比金坚。而我们的交友首选,是没得选,因为一定肯定必定是娃来决定的。

娃和谁在一起,我们就和谁的妈在一起。

娃跟谁有交集,我们就和谁的妈白首不分离。

每年毕业季和开学季,四面八方的老母都怀着忐忑的心情,开启人生新篇章。新一轮的周末陪读浪潮,新一轮的人生亲密战友,一切都在更迭。在这个更迭的转折点上,又总免不了回忆过往。

多年来,老母之间这铁打的友谊又岂在朝朝暮暮。

每天晚上吼娃运动结束后,只有在老母群里才能寻得一丝宽慰;

找不到红领巾、作业本失踪时,也只有老母群能瞬间解决尴尬;

每一次考试前,只有老母群才是抱团取暖、消除焦虑的港湾;

每一次考试之后,只有在老母群里能找到同病相怜的战友。

孩子再熊,总能在老母群里找到更熊的,从而获得身心的真正平静与释怀。

只有老母才能真正伸出援手,解救濒临绝望的中年妇女,把神叨叨的姐妹们从崩溃边缘往回拉一把。

你一定会觉得,嗯,这钢铁般的友谊,天长地久,熠熠生辉,其硬度恐怕仅次于我和云配偶之间的友谊了吧。

对不起,你的小孩毕业过吗?

一场毕业,足以让数以百万计的钢铁姐妹情瞬间化为春泥,融化在大江南北;那些坚毅一些的可能退化成塑料友谊,未来还能坚持多久,全看造化。

在一场场土崩瓦解、名存实亡的塑料友谊中,总是有一些规律可循的:

上了幼儿园的,不和没上幼儿园的妈妈玩了——她们只知道吃喝玩乐,而我们幼儿园妈妈之间的真挚友谊,体现在手工材料共享和娃娃亲直接取号排队上。

上了小学的,不和幼儿园的妈妈玩了——她们只会聊幼稚可笑的东西;而我们小学妈妈们谈论的都是补习机构哪家强,择校策略谁更懂。不光有高瞻远瞩的战略,还要着眼于当下每一天,互相讨论作业,研究各类活动。

上了中学的,不和小学的妈妈玩了——她们还停留在闹着玩的成长阶段;而我们中学的妈妈才是真正的幕后联盟,反正已经看不懂娃学的啥,我们要对付的是更高一级的情怀,当更年期遇上青春期,了解一下?

到了更高年级,学霸妈妈只和学霸妈妈玩——建个小群分享招考信息,探究冲刺补习,高大上的一对二、一对多名师辅导,一声呼唤立马成团,随时在身边同舟共济的好姐妹,只有冲刺班的妈妈们。

过去感情很深的老母团,在各自的孩子分道扬镳之后,彼此之间讨论的话题也瞬间降级了。

过去聊的全是围绕伟大的教育事业——小到“今天作业是啥”,大到“未来20年国家需要哪方面人才(我就送娃去学哪个技能)”,从简单的个人情感上升到了伟大的育人战略,多么崇高。

换了圈子以后怎么聊?没有共同语言啊!我说我们学校某个学霸多厉害,你说你们学校老师长得多漂亮,然后呢?

打扰了,告辞!

但我们依然要彼此理解。其实大家越来越没空,那是真的,不是托词。

因为大家不得不去和新团体联络感情嘛,不得不为新的集体做贡献嘛,不得不积极参与新的交流嘛,甚至连我家爸爸,也不得不认识新的爸爸,互道相见恨晚嘛!

不过相见恨晚之后用不了几年,大家又要互道珍重了。

大浪淘沙,人生总是要在不同地方上车,又下车,总有一些人能在某一段时期内,成为我们精神的寄托,仿佛找到了灵魂深处的另一个自己,能让我们感到踏实和彼此被照顾。真正经得起时间冲刷的虽然不多,但还是有的。

对于这些娃都已经散伙了却还彼此保存着那份珍贵情谊的姐妹,我们一定要珍惜。

即使不靠娃牵连,依然能长久凝聚,这海枯石烂不分离的纯洁友谊可不能消失,否则未来我们找不到伙伴一起去跳广场舞,那也是很没面子的。

︱十三说

女人往往会觉得“只有女人才最懂女人”,也正因为如此,女人之间的友谊才会那么微妙。它和爱情不一样,爱情的美妙之处在于很多时候是靠“猜”的,去揣测对方的小心思,猜一下对方心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那种小情趣会增加彼此的爱。而“最懂女人的女人”之间,一切都是赤裸裸的,不需要猜,反而是一切都洞悉明了,却不说破。

这就是女人之间友谊的绝妙之处,既温暖,又冷酷。而有了孩子的妈妈们之间的情感,更是取决于孩子。年纪越大,越喜欢做减法的女人,随着带孩子的生活越来越琐碎辛劳,于是只想用最简单的方式,维系最有效的友谊。

这是一种向生活妥协的方式,更是一种让自己更舒适的方式。这不是狡诈和敷衍,不是不负责任,是彼此都心知肚明,却又甘之如饴的处世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