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式批评,更易赢得对方的合作

有一天,六岁的小刚从妈妈的洗衣框里拿出一条脏毛毯,裹在身上玩儿,而他身上穿的是妈妈刚给他买的新衣服。看到这一幕,小刚爸自然很生气,上前一把就把脏毛毯夺了下来,还批评小刚不应该乱动洗衣筐里的衣物。小刚受到爸爸的批评,心里很委屈,撅着小嘴眼泪汪汪地站在那里生气。让小刚爸颇为无奈的是,小刚非但没有吸取教训,还屡屡从洗衣框里拿脏衣服、脏毛毯玩儿,让大人们都很郁闷。

后来,小刚妈妈的一位做心理辅导的朋友来家里做客,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就给他们提了一个建议,再遇到类似的情况,不妨采用建议式的批评,看看会不会有效果。结果,小刚爸试了两次,小刚从洗衣筐里面拿衣服的频率明显比以前减少了。

其实,像小刚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诸如过马路不能闯红灯、在公共场所不能喧哗、危险的东西不能碰这样的事情,尚处于探索阶段。对大人而言属于常识性的东西,或许在小孩眼里并没有对错之分。

小孩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家长用“建议式批评”比“权威式批评”效果更好。比如,六岁的小刚只是想找一块毛毯裹在身上玩儿,但他并没有意识到这条毛毯是妈妈放在那里准备洗的,也不清楚脏东西不能往身上裹。此时,家长要先告诉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比如小刚爸可以这样说:“小刚,这个毛毯已经脏了,有难闻的气味,而且还有细菌,我想你肯定更喜欢干净的、香香的毛毯,对吧?”之后,家长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不能这样做,以及假如这样做可能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小刚爸可以这样说:“放在洗衣框里的都是妈妈收集起来打算洗的脏衣服,不能乱动。你拿脏毛毯裹在身上,会把身上的新衣服也弄脏,这样,妈妈就要洗更多的衣服,所以会很辛苦。”最后,当孩子听懂并认同了家长的话后,再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做。比如可以这样说:“把这条毛毯放回洗衣筐,再去跟妈妈要一条干净的来玩,怎么样?”

这个故事和小孩子在下雨天喜欢往外跑是一个道理。有的孩子越是在下雨天就越吵着要出去玩,家长怎么也拦不住。有的家长什么也不解释,就是生硬地拦着,结果孩子号啕大哭,说大人不讲道理。有的家长经常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吸引孩子玩别的,结果时间久了也不管用了。家长不妨告诉孩子,下雨天出去玩儿就会感冒,一感冒就要看医生、打针。讲明利害后,再建议孩子玩别的游戏,效果自然会不同。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多提建议,少用批评,这样更有利于他们主动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因为家长的权威,才不得不去做某件事。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朝着有助于他们独立思考,提升逻辑思维,以及辨别是非黑白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屈从于权威。

建议式批评用在孩子身上,是考虑到他们的理解力;而用在大人身上,则更多的是顾虑到他们的自尊心。

伊达·塔贝尔是美国的资深传记作家,她在写《欧文·扬传》时,曾和一位与欧文·扬共事三年的同事谈话。这位同事说,他从来没有听到过欧文·扬指使别人——他只会建议,而非命令。欧文·扬从不会说“做这个,做那个”或者“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而是说“你认为那个有用吗?”或者“你可以考虑这样去做……”他在口授一封信后,经常会问:“你觉得这样怎么样?”看过助手写的信之后,他会说:“或许这样表述会更好一些。”他从来不对助手下直接的命令,而是让他们自己选择,即便错了,也可以在其中学习。

建议式的批评不仅容易让一个人改正自己的错误,还可以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这种批评方式更容易赢得对方的合作,而非反感或者不满。

建议式批评的核心在于通过提建议的方式来促使对方改变意志或行为。提建议时要用疑问的语气,能让对方感觉到你所表达的意思是善意的,最好针对具体的事情。最好用这样的句式:“你愿意试一试……”“如果可以考虑试一试……可能会让你……”“要是……就更好了,你觉得呢?”

建议式批评只针对能改的方面,而对于一些无能为力的事情最好不要去谈论,如“要是你再瘦一点就更好了”。当你看到好朋友穿得很漂亮却没有化妆,可以说:“你今天的衣服颜色很漂亮,如果再画点淡妆看上去会更阳光。”这肯定会比直截了当地说“今天怎么没有化妆?”更容易让对方接受。总之,在用建议式批评的时候,尽量说得具体一些,或者加上背景和描述性表扬,而对于不能改变的现实方面或人格层面,最好不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