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时机,道歉效果佳

人与人在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矛盾,如果错在对方,自己要学会多几分宽容;如果错在自己,那就要学会怎样道歉。向他人道歉,除了需要一定的勇气,还需要表达诚意的态度。当然,有时候为了让道歉达到弥补关系、增进感情的目的,还需要选准时机。

石伟和孙丹是同事,也是好朋友,平时关系很铁。一次在饭桌上,石伟因为多喝了一点酒,没管住嘴巴,结果把一个和孙丹有关的小秘密透露给了大家,而他之前曾经答应过要帮孙丹保密的。其实,石伟本来没打算说,只是有同事趁他酒劲发作在旁边挑逗,结果一不留神就说了。孙丹就在旁边坐着,几乎就在石伟把秘密说出口的一瞬间便摔门而出了。石伟当时很后悔,事后也总想着向孙丹道歉,但对方都没有给他机会。正好过几天就是孙丹生日了,石伟便决定等到生日当天,借着大家为她祝贺的机会,向她表达歉意。

孙丹生日当天,石伟在她每天必听的一个电台点了一首她最喜欢的歌,并借助主持人表达了自己的歉意:“孙丹,对不起,我不是有意想伤害你的,因为那样的话,我会比你更加痛苦。希望你能原谅我,因为我还想和你继续做朋友。今天是你的生日,祝你生日快乐!”

听完石伟的道歉,孙丹心里涌出一股暖流,当天就接受了他的道歉。此后,他们和好如初。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表达歉意的时间选择存在一个“道歉式成熟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道歉的最佳时机。这个时机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一般在失言后10分钟到2天内最佳。试想一下,当两个人刚发生完激烈的争吵,一方的怒火还在燃烧,另一方就赶去道歉,结果自然就会像飞蛾扑火,自取灭亡。所以,争吵完后,最佳的办法就是先缓一缓、避一避,等到对方气消了,你去道歉才能事半功倍。

《等待:拖延的艺术与科学》一书的作者弗兰克·帕特诺伊说:“我们总是时刻准备对所有事情做出立即反应。”他认为道歉中的战略性拖延常常能得到最好的结果,并说道:“我们总觉得需要马上道歉,同样地,我们也觉得需要马上回复信息、邮件和24小时新闻。但如果某个人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比如对妻子不忠,最好的道歉时间是在对方有机会‘大叫和发泄’,并且完全接受背叛这个信息之后。”

还有几种情况不适合立即道歉:第一,对方因为你说错话,虽然没发怒,但是很伤心,说明情况更严重。此时,不要贸然道歉,否则会自取其辱。最好先找亲近的人帮忙劝一下,然后再找时机澄清。第二,有第三者在场时,不要说秘密的道歉话。第三,你的问题不是主要的,对方或许正在为其他事情发愁,此时最好不要道歉,那样只会让对方更加不满。

尽管有利的时机对道歉很有帮助,但不能为了等待一个所谓的最佳时机而无限期地拖延。与时机相比,道歉也有自己的原则:尽快。有些人总是幻想着时间可以冲淡对方的愤怒,但太迟的道歉终究会给人一种缺乏诚意的感觉。未来本身就充满着种种未知,如果因为拖延而错过了最佳的时机,只会遗憾终生。

一个周末,李涛的一位好友带着忙碌了一个星期才完成的策划案去李涛家里,想请他帮忙给指点一下。不巧的是,李涛前一天晚上刚和女友分手,心情极度郁闷,草草看了一遍就当着朋友的面把对方的策划案贬得一文不值。

朋友走后,他冷静地回忆了一下朋友的方案,感觉并不像自己说的那样差,自己之所以言辞激烈,只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他本想给朋友道个歉,但好几次搜索出朋友的号码,都没有按下去。一年后,他无意间又想起了那件事,没有多想什么,就把电话拨过去了,结果是一个空号。几经辗转,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朋友的号码,并打电话给对方,提起了一年前的那件事,并向他道歉。朋友表现得很大度,但口气始终很冷淡,说他已经忘了那件事。没聊两句,那位朋友就说自己在忙,等以后再聊。结果,始终没有再聊。

李涛因为一个迟到的道歉而永远失去了一个朋友,而且多了一件让其一生都要愧疚的往事。

道歉的时机固然重要,但这个时机也要因人而异,不能像在商场里挑衣服一样,一定要选出最合身的。向朋友道歉,不是服软,而是一种胸怀,一种豁达的表现,所以既要“当机”,也要“立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