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九型人格如何进行自我发现

第一节全面判定九型人格

追溯塑造人格的源头

1了解自己人格的形成根源

人与人之间总有很多区别,例如温柔与暴躁,胆大与胆怯,聪明与迟钝,主见意识能力强与碌碌无为的区别。所以苏格拉底说,“人最难的是了解自己。”

这些我们在现实中到处都可以看到,这些都是先天的遗传因素。从后天来看,家庭教育、父母的为人性格和品德及修养、本人受教育程度、大中小学受教育期间和工作后接触的社会环境也对其性格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出生在不同年代,其为人处世、社会道德、价值观念等有很大的区别,有的甚至是天壤之别。

从狭义上来讲:每个人后天受教育程度、社会环境、所处时代不同,社会经历不同,也并非每个人都一样。就是说:对个体来说,性格不能完全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有些事情是完全可以改变的,命运在你的手里,你必须融入这个社会,必须面对现实,当你的性格和现实有冲突、并证明你自己错误的时候就要改变自己的性格。

现在,很多人认同“性格决定命运”这样的观点。那么性格是什么,它又是怎样形成的,对人生究竟有哪些影响?按照现代心理学的观点,它是一个人的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半由先天决定,取决于遗传;另一半则受后天的影响,说白了,就是后天环境的影响。性格带有价值观的成分,性格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命运。

影响人格成型与发展的因素到底是什么呢?下面的内容就开始展开分析,让我们对人格成型的源头这个角度来了解自身人格的成型状况。

(1)遗传奠定了人格基础。

现代心理学家们认为,无论是人格的整体结构,还是代表人格的某方面特质,都是在遗传与环境两因素交互作用之下,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而不是受遗传或环境的单方面因素的影响。人格是个人与其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身心组织。它有不可忽视的生理基础,其中大部分是靠遗传获得的。

曾有心理学家从学前儿童中,选了139对出生后共同生活的同性别孪生子为对象(年龄为4岁半),单就情绪(稳定或激动)、活动(爱动或好静)、社会(活泼或羞怯)三方面人格特质为范围,采用观察评定法,分析和比较遗传与环境两方面因素的不同影响。

在学龄前儿童中,同样都是孪生子,出生后又生活在同一家庭,其环境因素的影响应大致相同,然而,在同卵者与异卵者之间,无论男女,均显示出极大的不同。这一点表明,遗传因素对人格的形成的确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学前期时,异卵双生子成绩上的差异是同卵双生子的33倍,而到了学龄期时,异卵双生子成绩上的差异则是同卵双生子的25倍。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对人格的影响逐步显露出来了,复杂能力的形成更是如此。

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质上,遗传因素的作用较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的特质上,后天环境的作用可能更重要。

(2)早期童年经验塑造日后的行为。

“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造出一切日后的行为。”这是麦金农(Mackinnon,1950)有关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影响力的一个总结。我国也有句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生早期所发生的事情对人格的影响,历来为人格心理学家所重视。需要强调的是,人格发展尽管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发展健康的人格,不幸的童年也会使儿童形成不良的人格,但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比如溺爱也可能使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特点,逆境也可能磨炼出孩子坚强的性格。另外,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作用,它与其他因素共同决定着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心理学家艾里克森从心理社会学的观点出发,将人的一生划分为几个阶段。其中前三个阶段的描述对于我们理解幼儿期健康人格的形成颇有启发。

第一阶段,年龄为0~1岁。

这一阶段,孩子处处离不开成人的照料。如果没有成人他们就不能生存,因而他们自身的无助感也就最为强烈。如果能够得到成人悉心、有序的喂养与爱抚,那么在他们的心里就会体验到一种对养护者与周围环境的信任感,并由之而衍生出安全感——健康人格的核心基础,倘若孩子得到的照料是粗心、冷漠、无序的,他们则无法对养护者和环境建立起信任感,内心会充满恐惧。

第二阶段,年龄为1~3岁。

在这个阶段里,孩子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自我控制行为,在行为表现上往往有与养护者意愿相违背之处。这是作为人所特有的自主性本能所使然。而绝大多数养护者正是在这一阶段开始按照社会要求对孩子进行初步训练,以帮助他们适应以后的社会生活。于是,在孩子的自主行为与养护者的社会性训练之间常常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矛盾。如果养护者能够意识到并尊重孩子的主动性本能,在行为训练过程中不伤害孩子的自我控制感,则可能帮助他们获得自主意识。如果养护者过于武断,训练过严或惩罚不够公正,则容易使孩子对自己产生怀疑和羞愧的情感,甚至会引发他们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畏惧与同伴交往等不利于健康人格形成的行为。

第三阶段,年龄为4~5岁。

这一阶段的孩子与上一阶段相比,有了更多的自主性行为,在不断的探索性活动中,他们渐渐知道哪些行为是会遭到制止与责备的。如果养护者在这一阶段里能够鼓励孩子的自我创新精神,并不时提供一些条件来促进孩子想象力的发展,孩子便很容易表现出勇于创新、做事情自信、勇敢等健康人格的表征性行为。反之,如果养护者忽视甚至嘲笑孩子的创新行为与想象力,认为它们无非都是一些幼稚之举,并通过语言或行为的方式有意或无意地用这种看法影响孩子,那么孩子就无从获得对自己行为的肯定和对能力的自信。

在日后行为中,难免表现出畏缩不前、犹豫不决、信心不足等与健康人格相去甚远的行为特点。

(3)家庭环境培养孩子的人格。

家庭是最初对人的人格形成与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因素。美国学者鲍姆林德对不同类型父母教养子女的方式对子女个性的影响作了比较研究,结果如表3-1所示。

表3-1家教类型对孩子人格的影响表

家教类型家教特征孩子人格民主型(宽容)保护与文化教养兼并实行,满足与限制并重,父母与孩子关系融洽谦虚,有礼貌,待人诚恳、亲切,自信、自立、乐观等,遇事有主见权威型(专断)严格控制、严厉惩罚、斥责、打骂,不讲道理畏缩、怯懦、说谎、缺乏信任、内向、孤僻、性情暴躁,做事没主见放纵型(溺爱)过分娇惯宠爱、百依百顺、放任自流、随意,没有行为准则自理能力差、好吃懒做、不负责任、自私蛮横、任性、没礼貌等,不懂得谦让

(4)社会文化环境塑造人的心智。

人类心智广大的可塑性,几乎全部为他周围的一切所决定,其中最大的影响力也许来自个人所生存的社会。人不是孤立的,而是社会中的一员。人与社会相互影响,因此,人的性格形成与社会文化是分不开的。

不同社会文化都有其特点,有共同认可接受的行为模式或共同反对的行为模式。行为模式意味着同一社会文化中大多数人遵循或具有的某种共同人格特征,即所谓民族特性。例如,一般认为马雅印第安人具有独立、勤劳、诚实等优点,但也有竞争性差、不善于表达情感的特点。与之形成对照,亚罗印第安人都是依赖性强,缺乏进取心,掩饰。

不同社会文化的价值取向不同,也对人格产生影响。如爱尔兰社会文化强调人性本恶,因此爱尔兰人有较强的罪恶感。与之相反,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性本善,以和为贵,以忍让为美德,认为善人多。

2创伤改变性格,拼凑完整的人格。

有这么一个说法,即性格是创伤产生和创伤积累的产物,在此过程中不断地拼凑完整的人格。而此处所说的创伤,并非狭义的,被弗洛伊德在精神病学中成为精神病根源(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的,带有“伤害”“痛苦”的狭义的创伤,而是根据创伤的机制(出处同上)进行引申的广义的创伤。

当一个人在经历社会时,某些具体的特别的事件(称为原始事件)被记忆,并压抑至潜意识。个人在事件后经历其他事件(称为其他事件)时通过联想,对出现的事件以原始事件为标本所作出类条件反射式的反应——这是性格形成的标准模型。

根据这个模型分析,原始事件称为创伤;根据创伤在经历其他事件时进行的反应遵循潜意识第一原则;一系列反应的总和即为性格。大量具有同一元素的原始事件,即创伤进行积累,它们作用时相互制约,并互相妥协后最终表现出来的大量反应系统化后的总和,即为性格。

由于创伤的特征是具体的、不变的,性格的稳定性也由此而来。由于其他事件不同,反应也不同,甚至可能会在不同的情况下表现出相反的结果,这是性格不稳定性的由来。稳定性是本质的,不稳定性是现象的。这就好比一块金属钠,放入水中剧烈反应,放入煤油中则不反应。在现象中表现出反应与不反应的差别,这是由于水和煤油的不同,而钠的本身性质是固定的。

例1:某健康人小明在5岁生日当天被人抢劫。劫匪染黄发,抢走了小明的50元钱,用脏话向小明威胁,打伤了小明的右腿。小明的父母不知此事,以小明丢失50元为由严厉的批评了小明。

事件后几年,小明逐渐淡忘了此事。

以例1为原始事件(创伤),小明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作为一个健康人,小明的反应:

A:在抽签,选择幸运数字等其他事件中,小明随意挑选了数字,但不包括5.0.6.

B:小明更偏爱不是黄发的人或动物;小明拒绝染发成黄色;小明不喜欢黄色。

C:小明跷二郎腿时姿势为左腿在右腿之上。

D:小明不喜欢与父母谈论到钱。

E:其他反应。

由于小明“淡忘了此事”,该原始事件被压抑到潜意识形成创伤,并在其他事件“选数字”、“选发色”、“选姿势”、“选话题”中被潜意识表达到显意识,反应后选择了某一而不是其他。

此后,小明又经历了例2:健康人小明得到了一位穿黄色衣服人的帮助,并感谢了黄衣人。事件后一段时间,小明也忘记了此事。

小明的反应:小明对黄色的厌恶消失了。

对比例1和例2.总结如下:

①创伤必须是潜意识而不是显意识的。

若小明与别人谈论被抢,对被抢这一事件有清醒的认识,则反应不会进行。同样,若小明读完上述内容后意识到是这一事件在左右着自己的选择,那么之后反应也将无法发生,因为此时潜意识已上升到显意识被小明感知了,创伤不复存在。

②创伤有叠加效应。

例1使潜意识做出了“黄不好”的判断,而在例2中则相反,这两个创伤相互妥协后表现为小明对黄色“厌恶消失了”。若例2在小明的潜意识中作用不如例1强烈,则小明的感受不会有太大变化;反之,若例2占上风,小明可能会喜欢黄色。值得注意的是,这只是一种暂时的平衡。若小明的潜意识中又形成了另一个“厌恶黄”的创伤,小明可能又会讨厌黄色了。

小明还经历过如下事件:

例3:小明在出游时坐在车子前排,路途中车辆追尾小明受伤。

例4:小明在数学课中努力许久未有成效。一天,一位姓钱的老师赏识了小明,表扬小明学习态度认真,使小明信心倍增。

这两个事件都呈现了同一元素:钱。例3中小明因坐在“前”排而受伤;在例4中老师姓“钱”。由于这两“钱”都是潜意识的,不被小明的显意识察觉(例3后小明会想起车祸,而并非“前”排,因为后者以谐音的形式隐秘地表达出来;例4后小明会想起“数学进步”而不在意老师的姓“钱”),所以也成为了创伤。回到例1.也有相同的元素“钱”。三个创伤相互影响,当小明经历与钱有关的其他事件时,小明的反应为:对钱小心谨慎,理财仔细认真,经济独立不依赖父母。他人对小明的形容是:小明是个谨慎、吝啬、独立的人。其中,这三个词语,正是我们所要讨论的目标——性格。

以上就是小明形成三个性格的完整过程,充分体现了创伤是如何形成性格的。值得强调的是,上述仅为理想模型——而实际生活中,无数创伤联系影响,各个元素相互制约,千回百转之后最终形成了某一性格。但不管过程如何复杂,规律总是与理想模型相同——即性格是创伤作用的结果。创伤形成性格,性格使个体做出一定的行为导致了新的创伤,从而又反作用于性格。

人格与命运的的相互作用

1性格、习惯、命运的关系

性格是什么呢?性格就是一个人由思维带动的外在表现。例如人的快乐或悲伤,其实就是他性格习惯表现快乐或者悲伤。通常,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外在表现看出这个人内向还是外向、沉稳还是鲁莽。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这个人在生活和学习中做事思考的角度,也决定了这个人做事的角度和事情的成果。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我们现在都有一个自己的成果,这个成果包括你的事业、家庭等所有的现状,无论你是否满意,这个成果都是事实。那么决定我们今天的成果的东西就是我们以前所做过的种种行为,那么是什么指导了我们的行为呢?那就是我们的思维。有什么样的思维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结果,有什么样的习惯性思维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性行为,习惯性行为很显然就是性格。那么性格决定命运就是非常的合乎逻辑了。

性格决定命运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能概括的,这需要从多个方面去分析:

(1)环境。

在一个人的成长道路上,他所生活的环境对其人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他成长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他的性格应该是积极向上、比较完整的,所以他的命运应该是随着性格的完善逐渐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而一步步向前的。或许从表面上,我们也可以认定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但是环境直接改变的是性格,不是命运。如果将一个性格已经形成的人放在一个新的环境中,他的性格不一定会改变,因为明确了自身价值和自我社会地位后,也就是其人生道路确定后,他的做人方向就像是一个风向标,会指示着他怎么去完成一件任务。但这并不是完全否定了环境对命运的作用,环境对于命运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间接条件。

(2)机遇。

机遇改变命运,许多人认同这句话,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机遇和环境是一样的,可遇而不可求,那都是未知数。其实很简单,机遇在于把握,如果不能及时地预见事物的发展方向和遵循客观规律,即使有再好的机遇,对于命运也是不会起丝毫的作用的!所以,机遇并不是一个改变命运的准确论点,只能算作一个不可预见的分支条件。

(3)知识。

知识改变命运,这也是许多人作为自己座右铭的一句话,但这句话是不完全正确的。社会发展到现在,知识的更新程度已经达到我们所不能想象的程度,所以,学习知识对于我们来说,是生存的必然条件。但一个人接受知识的程度,并不一定会使其人生命运发生本质的改变,知识的高低只能体现出这个人对社会的了解程度和对客观世界的适应程度。一个人的知识程度并不决定人的命运,相反,许多知识分子的言行甚至比不上目不识丁的老农。

(4)未知数。

未知数包括许多,如奇迹、态度等,但这些都只是对命运表面的影响因素,也就是分支条件,对命运不能作出本质的改变,这些因素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挫折。

2唯一不变的定律就是“变”

性格不一定决定命运,但能影响你的命运。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大部分都源自我们的性格,性格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等众多方面。同时性格随着人的年龄、阅历和内在修养的提升,还是可以改变的!毕竟,性格并不完全是天生的,更多的还是后天塑造的。

有句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也有另一句话说:“世间唯一不变的定律就是‘变’”。也许,在过去的历史中,由于机遇的不平等,性格的因素显得很明显,但在今天这个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体制下,有的人选择了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性格,他们一步步地在实现他们的人生目标;相反,有的人选择了懒散和松懈。

因此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没有理由推卸自己的责任,更不能怨天尤人,我们应该做的,只是更好地塑造自己的性格,把握个人的命运航标。宇宙间万事无常,人的性格也会随环境和自身的不断努力而改变,我们的命运由我们自己来主宰和掌握。

在现实生活中也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事例,从各种媒体中也能学到丰富的经验,希望我们都能从中汲取教训,认识自己的性格,改造自己的性格,锤炼自己的性格,提升自己的人格,从而达到掌握自己命运的目的。

3激发内在的个性力量

人的一生,两种个性力量是同时存在的——内向个性力量和外向个性力量。经验上,人们判断一个人的性格是内向或是外向是从行为与情绪类型来判断的。这个判断不太可靠,因为人的行为可以是后天通过学习与强化得到,人的情绪也可以因为经验和年龄变得和谐。

在心理学含义上,内向、外向主要指人的精神指向,比较关注内心的是偏内向,比较关注外部世界的是偏外向。关注内心的人着力发展自我感,首要面对的是如何喜欢自己;关注外在的人着力发展能力,首要面对的被人喜欢与被环境认同。两种力量对每个人都会是必不可少。

不夸张地说,内向的个性能力是获得外向个性能力的前提。正如精神分析大师埃里克森在《同一性危机》中说的,自我认同是一种精神朝内的灌注。其实,人的个性是复杂的,不可能是单一的。社会是个舞台,只要自己喜欢,每个人可以表演出不同的个性色彩。况且,如果真能单一的话,单一的内向也未必不比单一的外向好。很多伟人、科学家、哲学家、艺术家、创业者都因为发展了很好的内向能力而让自己能在浮躁的社会里沉静下来,独立思考,富于创意,最终获得成就。

被描述的个性其实是人的社会性格,而非人内心本质的心理性格。要让偏内向的人喜欢自己,就要思考我们的文化定义给内向人带来的观念困境。如果社会把内向与外向等同起来看,并给不同性格的人相同的笑脸,那么内向的人可能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存在的方式。然而,强迫内向的人按照外向模式去生活可能会产生很大的不适应。

(1)外向VS内向的心理力量。

经常遇到内向的人为自己的个性烦恼,其实这样的人应该感谢上帝让他获得如此重要的个性倾向。仔细想想,没有内在肯定和自我认同的人不可能有持续的力量去发展朝外的进取与奋斗,一个只关注外界从不自省内心的人也不可能获得成功。其实,我们对个性的描述一直存在着一种无意识的割裂,以为这两种个性是恰好相反的,二者只能居其一。其实这是非常荒诞的偏见。内向的力量是树根与树干,外向的力量是枝叶、花蕾与果实。这两种心理力量恰好是并存相依的。

(2)外向VS内向的个性传说。

一般习惯把外向的人想象为乐观、开朗、热情、自信、进取,把内向者联想为保守、压抑、退缩、不安、胆怯、不合群。差不多识字的人都会说外向是社会欢迎的,内向却不那么好。当然,内向的人很自我,内省,另类,不按常规出牌,自然难得大众的喜欢。外向的人不坚持己见,从众,随同,喜欢分享,依赖规则,服从环境,追求社会认同,自然容易成为大众眼中的可爱一族。

(3)外向VS内省的能量来源。

区别内向与外向的一个简单可信的依据是问问自己的快乐从哪里来。

内向的人:把心理能量指向自己,因此快乐也主要由心而生,不那么依靠外部世界的认同与赞许;内向为主的人比较有意志、理想、个性追求,特色的美感、兴趣、爱学习、没事偷着乐,不管外界有多大的变化、干扰甚至打击都妨碍不了他生活的目的与信念。为了一个梦想或观点常常会独自坚持,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外向的人:把心理能量指向外部世界,喜欢人际接触,好奇,富于冒险精神,对主流文化比较认同。外向为主的人比较灵活、顺从,不跟别人和自己找麻烦,审时度势,喜欢顺水推舟,不好逆水行船。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陷入社交的烦恼,害怕人际关系,胆怯、退缩,自认为是内向的。其实他正好缺少内在的精神指向,内心根本就没有快乐,期待被别人喜欢认同来快乐,这样的人恰好是外向的,也恰好缺乏内向的心理能力。

人只有发展好内向的力量,让心灵成为快乐的源泉,外向的个性才能慢慢有根基,既沉静得下来,也能放得开。不喜欢自己,不接纳自己,你的灵魂会远离你,终身漂泊。自己爱自己,从内心世界去找到存在的意义,这样的快乐是随时可以自给自足的。

4努力完善我们的人格

生活中的诸多矛盾和冲突皆源于我们的性格。性格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等众多方面,因而我们在决定自己要做什么和怎样去做的时候,要首先认识自己的性格。所有成大事者都必须具备耐心、理性和冷静的性格特征。

一个人要想成才,要获得成功,就必须拥有健全的人格。当人格从不成熟走向心理成熟的转型时期,此时正不知不觉地使自己的人格变得健全。这是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健全的人格会为将来的事业和人生目标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健全的人格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做人要有“自知之明”。

也就是说,对自己的优缺点都有清楚的认识,明白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的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可以明智地调整自己的目标和期望值。

(2)保持稳定的情绪。

能够承受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冲突和困难,经得住不幸的遭遇,保持稳定的情绪、心境,总是乐观、积极、向上、给予人以安全感。

(3)明确人生目标。

对人生要充满信心,持续不断地给自己提供较大的动力,永不疲倦地进行创造性活动,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锲而不舍地追求学业与事业成就。

(4)积极与他人交往。

在和他人交往中,保持宽容大度,有同情心,易于和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不同的人能够加以容忍。

(5)主动表现自我。

在生活中,经常参加各类活动,朋友众多,兴趣爱好广泛。在这些互动的过程中,不仅向别人展示了自己优势的一面,而且还有助于自己挖掘潜在的一面。

(6)对周围环境能正确客观地加以评价。

如果你不能改变环境,那就试着去适应环境。这往往是最明智的选择。即使身处不好的环境也不会自暴自弃,不怨天尤人,而是主动积极地适应和改造所处的环境。

每个人都在努力完善自己的人格,社会的前进和时代的发展对人的整体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每个人都要注意培养自己健全的人格,以使自己对社会和他人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