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李清照:姐妹,喝酒吗?

1.我不是大家闺秀

头疼得很。一觉睡到大中午,怎么昨晚的酒劲儿还没过去啊。

李清照揉着太阳穴,慢吞吞地从床上爬起来。昨儿想必是下了一宿的雨,刮了一夜的风,窗外的海棠花怎么成这样了,花落了一地,整个庭院都乱糟糟的,真是闹心。卷帘的丫头居然还说我的海棠花没事儿,这不是睁着眼说瞎话呢吗,没见那树上只剩叶子没有花了吗?

李清照有点起床气。她坐到梳妆镜前,懒懒地照着镜子,梳着头发。天哪,我怎么都有黑眼圈了啊,皮肤也没那么有光泽了。不行不行,熬夜喝酒太影响颜值了,这次我一定要戒酒。李清照自言自语道。

“第两百五十八次。”侍女小丫头端来一碗银耳莲子羹,噗嗤一笑说道。“什么两百五十八次?”李清照满脸的问号。“这是小姐你第两百五十八次说要戒酒啦。”

从没见过像她这么爱喝酒的女孩子。她的老爸李格非怎么也想不明白,我们家明明是书香门第,怎么就生出了个小酒鬼呢?

李清照诞生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关于她的家庭背景,有过两种传闻。有人说她的曾外公叫王拱辰,曾中过状元;有人说她的外公叫王珪,曾当过丞相。总之,李清照的妈妈出生于最高层的士族家庭,而她的爸爸李格非就更厉害了,是大才子苏东坡的门生,著作颇丰,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

这样不凡的家庭,才能诞生出千古第一才女。作为婉约派词宗,在后人的心目中,李清照的形象通常是一个温温柔柔的小女子,她或是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或是独倚西窗,人比黄花瘦。她的词写得如此美,如此婉约,想来本人也是“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的林黛玉式的女子吧。

可是我们完全想错了。

1084年的春天,大宋仍然是一片繁荣安稳。在这烟花三月的时节,一个双鱼座女娃娃诞生在了山东济南。老李爱怜地看着襁褓中软软糯糯的小女孩,决定唤她为李清照。“人动佳色,物含清照。若合璧之无瑕,比重轮而有耀。”多美啊。老李满心温柔地想道:我的宝贝女儿,日后必定是一个端庄娴静的大家闺秀,如白玉无瑕,似明月清照。

然而大家闺秀的养成,并不仅仅需要优良基因的遗传,更需要一个安稳优渥的成长环境。可李清照的童年,生活条件并不好。李格非虽在朝为官,却非常清廉,所以家里也没什么钱。李清照一岁的时候,妈妈就去世了。四岁的时候,爸爸又被调去东京汴梁当太学教导主任,小小的李清照便只能被寄养在伯父的家里。

一般来说,书香世家的女孩儿应该是深锁闺阁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李清照从小就被放养了,没有妈妈教她在家学女工刺绣,也没有爸爸在身边约束她的行为。李清照和她的堂兄们一块儿玩闹着长大的,和他们一起玩泥巴,也和他们一起去学堂读书。远在汴京的老李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女儿离大家闺秀的样子,是越来越远了。

不过李格非还是很开明的,他觉得女儿开开心心地长大更重要,不用太拘泥于传统礼仪思想。有了老爸的宽容,李清照就更加光明正大地不学女红,不学淑女礼仪。当堂兄们聚在一起玩游戏时,李清照也要来凑个热闹。玩归玩,闹归闹,读书这个正经事儿小李同学可一点也没落下。比起玩泥巴,李清照更爱读书写字,每天和堂兄们一起去书院上学是她最快乐的事。

一千多年前的学堂,传来了孩子们拖长了音调、如小和尚念经一般的诵读声。午后的熏风吹得一群小孩子直犯困,他们一个个东倒西歪,巴不得早些下课回家放纸鸢、玩蹴鞠。只有小小的李清照睁着求知的大眼睛,生怕漏掉先生说的每一个字。随着她慢慢长大,认的字越来越多,小李同学便越来越喜欢看书。不管她人在哪里,手上总是粘着一本书。堂兄们叫她玩游戏她都不玩了,只一心沉浸在书卷的墨香里。

她还尝试着自己写诗作词。小李完美继承了老李的文学天赋,再加上她聪明好学,芝麻点大的小人儿,就已经显露出了在诗词创作上的才气。那遣词造句,简直就是为文字而生的。老李得知后,别提有多开心了。他心想,宝贝女儿如此有天赋,可不能耽误了,必须得好好栽培一番。于是便将李清照接到了自己身边。

2.我的少女时代

李清照被接到京城的时候,家里生活条件已经好了许多。此时李格非担任礼部员外郎,相当于现在外交部的一个处长,这官衔不小,俸禄自然也不少。再加上老李自己的文学造诣颇高,平日里他结交的朋友都是有头有脸的文化人。为了女儿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老李便专门请了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来指导她。有天分,有热爱,有老爸的鼎力支持,还有名师一对一指导,小李同学便尽情挥洒着她的文学才能。她某天喝多了随手写的一首小令,也就是那首“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就被汴京文艺圈的大咖们夸上了天,有记载称“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

那时的李清照,只有十六岁。

李清照的芳名从此传遍了整个京城,人人都在议论着这个诗词界第一文艺美少女。如果那时有微博,那么热搜榜上必定总是挂着“李清照又创佳作”的新闻,就跟现在的当红明星出了新专辑差不多。

十六岁的李清照,已经过了及笄之年,是个正儿八经的大姑娘了。这样的名门才女,身边自然有很多暗恋她的男孩子。照理说,古时候的女孩子,到了适婚年龄,却仍未嫁人的,是应该每天待在闺房绣楼里,等着父母给自己安排婚嫁的。可是李清照从小就习惯了自由自在,若是天天被锁在闺房当宅女,那她肯定会被憋死。还好老爸李格非很宠爱女儿,对此并未严格约束,所以李小姐照旧四处游玩,春日要去郊外踏青,夏日要漫溯藕花深处,秋日要赏水光山色,冬日正逢元宵节,便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去街上看那“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盛况。

除了游山玩水,李清照最爱的就是喝酒了。自古以来,酒好像都是男性世界里的东西。君不见,边疆将士醉卧沙场,三国豪杰煮酒论英雄,狷介文人拟把疏狂图一醉。李清照这个女孩子,小时候玩男孩子才玩的游戏也就罢了,如今长大了,她还是要到男性的世界里凑个热闹,闯荡闯荡。在往后的七十余年人生里,她开心了要把酒言欢,不开心了更要借酒消愁。就连那醉人的月色和春色,都被她一同饮尽了。

那时她年纪尚小,并没有什么忧愁,即便有,也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愁”。年少时的借酒消愁总有些天真的矫情,有些故作的诗意,只因心中并无真正的沉痛,只有少女纯白的心事,是微醺把酒看斜阳,是醉卧花间梦正香。少女时代的酒真甜,让人沉醉不知归路。

就是爱喝酒,就是要喝酒,就是不想安安静静地当一个美少女,就是要比爷们儿更爷们儿。李小姐从来就不是深锁闺阁的乖乖女,也不是传统意义上娴静优雅的淑女。可是往往有个性的女孩子,会更加招人喜欢。

有一位叫赵明诚的公子,就对李清照小姐很是欣赏。虽然并没有和她接触过,只读过李小姐写的诗词,但小赵公子已对这个女孩子倾慕不已了。这位赵公子的家世可不简单。他的爸爸此时在朝中担任吏部侍郎,也就是我们现在的人事部副部长。小赵虽然是个官二代,但他并不是那种只会开豪车泡妞的纨绔子弟。相反的,小赵很有人生追求。他和李清照一样,喜欢诗词歌赋,而且还醉心于金石研究,是个有才气有前途的小伙子。书香门第的出身,还给了他贵家公子独有的翩翩风度和良好教养。

可是再优秀的男孩子,在喜欢的女孩子面前还是会自卑。李小姐到底会不会喜欢我呢?小赵第一千零一次问自己。在辗转反侧了无数个夜晚后,这一天他终于鼓足勇气,决定先去李格非的府上拜访一下。或许,能偶遇李小姐呢?

而李清照也到了情窦初开的年纪,虽然她平日里四处游玩,见过的公子少爷也不少,收到的情书也挺多,可并没有哪一个人,真正地打动过她的心。

3.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直到她遇见赵明诚。

初见他时的美好,李清照一生也未曾忘记。这是她唯一爱过的男人。当明眸皓齿的李小姐变成了白发苍苍的李婆婆的时候,她也还是会常常回想起,第一次见到他时的怦然心动。

或许李清照的那阙《点绛唇》,记录的就是初见赵明诚时的情状。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晨起,又是美好的一天,李清照正在院子里荡秋千。她玩得正开心,干脆把鞋子都脱了,让小脚丫也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就在这时,她突然看见门外进来了一位丰神俊逸的公子。李小姐不禁怔住了。好帅啊,当真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啊。内心小鹿乱撞之际,李清照突然意识到,自己玩秋千玩出了一身的汗,而且早起也没顾得上梳妆打扮,想必现在是鬓发散乱,汗透衣衫,样子实在狼狈。这下李小姐可慌了神了,怎么偏偏没化妆没洗头的时候遇到帅哥呢?我还是赶紧溜吧。

跑得太急,连鞋子也没顾上穿。这也太尴尬了。

可是就在这时,更尴尬的事情发生了。李小姐早上没有好好梳头,一只金钗就很不给面子地“哐当”一声滑落在地。李清照心中暗叫“不好”,她已经感觉到那位公子的目光投向了自己。在外人面前这样出糗,换作是别的小姑娘,肯定早就羞得捂脸跑了。但李清照是有一些男孩子气的,她想算了算了,反正都已经这么失礼了,那不如再让我回头看一眼帅哥吧,不看白不看。于是她在跨进房门的那一刻,蓦然回首,并且借着嗅青梅给自己打掩护,又看了一眼帅公子。碧绿的青梅掩映着李小姐艳若桃花的面颊,虽然她头发乱乱的,鼻尖上还有一点汗珠,但这反而更给她增添了少女的天真娇憨之感。

这个绝美的定格,再一次拨动了赵明诚的心。

而李小姐回眸的一瞬间,看见这位公子红了脸,眼神还有些不自然的躲闪。她心中窃喜:难道他也喜欢我吗?嘻嘻,看来我成功撩到帅哥啦。

按照古代的标准看来,李清照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端庄矜持的淑女,甚至还有些不守礼法。可赵公子偏偏就喜欢李清照,这样的一位非典型好姑娘。赵明诚也曾见过典型的好姑娘,她们都规规矩矩,一举一动无可挑剔,迈着淑女的步伐,挂着淑女的微笑。可是她们也好像是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木偶人,毫无个性和灵气可言。

然而这也并不是那些女孩子们的错。

古代大多数名门世族的女孩子,活得都很累。按照当时的标准,大家闺秀要做到“四不”:笑不露齿,坐不露膝,站不倚门,行不摇头。就连作为装饰物的耳环,在古代都是被用作规范女子走路姿势的。左耳环叫“羞”,右耳环叫“耻”,所以耳环又被称作“羞耻”。要是一个女孩子走路姿势不端庄,左顾右盼的,那么耳环就会啪啪打脸,这是会被旁人说三道四、被家中长辈狠狠训斥的。所以她们时刻谨言慎行,生怕有不得体的举动。就连自己的人生,也要永远规矩体面,她们听从父母之命,乖巧地等待着被安排婚姻和命运。

她们是被钉在水晶橱窗里的蝴蝶标本,美丽却哀婉,永远没法自由自在地飞舞。

而李小姐小时候并没有上过什么女德班,所以从小就是放飞自我惯了的。当她看见赵公子时,又是倚门又是回首的举动,一下就犯了两个忌讳,但李大小姐根本不在意。别的女孩子可能考虑的是:这个公子会不会觉得我轻浮,会不会觉得我不够淑女?但李清照想的却是:让我再多看一眼这个公子吧,说不准他还会喜欢上我呢。谁说女孩子不能主动追求爱情呢?大大方方地表达对一个男孩子的喜欢,这可一点儿都不掉价。

什么条条框框,去你的吧。本小姐怎么开心怎么来。

所以便回眸一笑,轻嗅青梅。

这谁能抵挡得住呢。赵明诚的心怦怦乱跳。真是从未见过这么明媚生动的女孩子。他是从小被传统礼仪约束着长大的,严谨,端肃,而李小姐却是那么的天真,活泼,洒脱,甚至还有些任性,这是赵明诚一直憧憬却始终不可得的。这样一个女孩子,恰恰好填补了他心里的空缺。而李清照,也并不是只看脸那么肤浅的。初遇时的惊鸿一面,只是让李清照怦然心动,但却并没有让她下定决心嫁给赵明诚。真正打动李清照的,是赵公子一身的才华。他的风度翩翩,来自于饱读的诗书,他的温润如玉,是因为良好的家教。

两个年轻人看对了眼,两户人家又是门当户对的,于是这门婚事就这么水到渠成了。

4.她在闹,他在笑

能和喜欢的人结婚,这是多少女孩子一辈子的梦想啊。是他为自己掀开红盖头,是他与自己同饮合卺酒,是他和自己共剪西窗烛。第一眼心动的人,也是陪伴一生的人,多么美好。新婚后的李清照,小日子过得很甜蜜。那段日子她笔下的词都甜掉牙了,字字句句都在秀恩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李清照高高兴兴地在市集上买了一枝花,立刻就想到:我相公会不会觉得我没这花好看啊。于是李清照就把花戴在头上,准备灵魂拷问一下赵明诚,是花美还是她美。这个问题听起来幼稚又可笑,但也许很多女孩子都问过男朋友类似的问题:我好看还是你前女友好看?恋爱中的女人都是醋坛子,就连男孩子气的李清照都变成了一个小作精,偏要和一朵花争风吃醋。性格再直再爷们儿的女生,一旦陷入热恋,也是又娇又嗲,还有一点点作的。

都说婚姻是这世上比数学题更难解的功课,墙外的人想进去,墙里的人想出来。但李清照和赵明诚,却在这婚姻的围城里过得很是美滋滋,至少维持了长达七年的感情保鲜期。刚结婚时的小赵,还在太学读书,并不能天天回家。都说小别胜新婚,每逢初一十五回家和小李团聚时,两个人都如胶似漆,格外地甜蜜。

他们常常饭后玩点小游戏助消化。比如先倒上一杯茶,然后一个人说出某个典故,另一个人猜它出自哪本书的第几卷、第几页、第几行。每次比赛,记忆力冠军李清照总能胜出,回回秒杀赵明诚。赢得了比赛,李清照就开心。别的小媳妇都是娇羞一笑道:相公,承让了。而李清照则是哈哈大笑道:啧啧啧,相公,你不行啊。她笑得手中的茶水都溅出来泼了一身,正是为我们所津津乐道的“赌书消得泼茶香”。

这甜甜蜜蜜的两个人,并不是单单靠颜值和家世相互吸引的,更重要的是,他们俩意趣相投,有着共同的爱好。两个人宅在家的时候,从来就不会大眼瞪小眼,相顾无言。而是一会儿小李拉着小赵欣赏她新作的诗词,一会儿小赵和小李分享他读书的心得。俩人出去玩的时候,更是经常互相指物作诗,虽然李清照在填词做对上的水平,是可以吊打赵明诚的,但这也并不妨碍他俩切磋诗词文章。

小赵对自己老婆在填词作赋上的崇拜,如同滔滔江水般连绵不绝,心甘情愿地担当着李清照的头号忠实粉丝。李清照写的每首诗词,一发朋友圈,赵明诚都第一个点赞。小赵对于小李文学上的才能,那是一百个心服口服,他为此还很自豪,总是心中偷着乐:我可真幸运,娶到这样一个了不起的老婆。

当然了,你很优秀,但我也不差。赵明诚虽然喝酒喝不过李清照,写诗写不过李清照,记忆力也比不过李清照,但在研究金石方面,他可谓是这个领域里的大佬,这让同样对此感兴趣的李清照秒变迷妹,心甘情愿地当起了赵明诚的助理,红袖添香在侧,全力支持老公的事业。

玩游戏总输的小赵,此刻在小李的眼中,却闪耀着光芒。他低着头认真钻研金石的样子,可真帅。

不过这个爱好可就有点烧钱了。研究钟鼎碑石,搜集古董字画,这是需要投入大笔银子的。每次小赵从太学回家休假的时候,都会和小李一起去相国寺市场淘一淘金石玉器。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这两个人的父亲都在朝中身居高位,但家里并不是大富大贵。加上小赵还在上学,没有经济来源,所以俩人的日子过得挺简朴的。

可是谁叫小赵对金石研究爱得深沉呢,就算砸锅卖铁,也要把热爱的事业进行下去。李清照对此也是全力支持,不惜拿出自己心爱的衣衫首饰。于是每次俩人去买碑文古籍之前,都要去一趟当铺,典当几件物品换些钱。日常生活也是能省就省。肉太贵,那就不吃了,首饰太贵,那就不买了。所以两位官二代,竟然到了“食去重肉,衣去重彩,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的地步。但这钱花得值啊,和志同道合的人做有意义的事儿,实在是人间乐事。这便是“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狗马之上”。

精神上的共鸣,让李清照和赵明诚成为了彼此的不可替代。而那些只能一起打王者荣耀一起吃火锅的爱情,说散也就散了。毕竟再找个游戏好友,或者一起干饭的人,都不是什么难事。而灵魂伴侣可就太难找了。能互相契合的灵魂,是需要很多条件的,相似的原生家庭,相似的教育环境,以及重叠的朋友圈,才能让两个人产生共同语言。而小李和小赵,恰恰都是出身书香门第,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长大后又都在北宋的文人圈里混着,所以很是聊得来。他们会聊苏东坡最近又作了一阙绝妙好词,会聊大相国寺又进了一批保存完好的古籍文献。

我抛出的梗你能很快就接上,我抖的包袱你也都能领会到笑点。

李清照夫妇的精神世界是相通的,他们在两个人共同构建的小世界里遨游,纵情,沉醉。一段好的爱情,从来都是两个人有共同的目标和追求,但又能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努力绽放,在彼此的眼中闪闪发光。两个人互相支持,彼此砥砺。

后来小赵读完了书,便正式进入仕途,开始挣钱了。官场形形色色的诱惑很多,可他还是坚持着初心,也仍如往常一般对待李清照。

他们还是共话诗词歌赋,一起讨论着那幅让人爱不释手却要价不菲的《牡丹图》;一起手拉着手去大相国寺中的书画古玩摊“淘宝”;他们在春深似海的日子里,一起去郊外踏青。小李仍是少女情怀,在春风里奔跑着放纸鸢;他们还在雪后初霁的日子里,一起踏雪赏梅。小李以赏花为由温了壶酒,她一高兴又喝得有点儿飘,拉着不胜酒力的小赵还要再干一杯。

她在闹,他在笑。日子就在酒香里时而微醺,时而沉醉。

两个有趣的灵魂相遇了,便能把平淡的生活过得诗情画意。岁月静好的样子,莫不如是。

5.我不是贤妻良母

结婚那年,李清照十八岁。即便是按照现在的标准来看,她也是个成年女性了,照理说也应该成熟稳重起来了。可是李清照虽然结了婚,但她从来就没有像别的古代女子一样,老老实实地当起家庭主妇。别人家的妻子都是在家相夫教子,被柴米油盐和家务活儿缠身,在厨房中忙活得像个陀螺。而李清照呢,她还是该喝酒就喝酒,该写词就写词。唯一和婚前不同的是,赵明诚不在家时,她便不再一个人跑出去玩了。她心里有了惦念,有了牵挂。赵明诚经常因为公务出差,李清照就只好一个人在家。

外面的良辰好景,是要和赵先生一同欣赏的。先生既不在,那我也懒得出门了。

李女士的婚后生活大概是这样的。“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都日上三竿了,李清照还是赖在床上。好不容易起了床,却还是懒得叠被子,懒得做家务,香都烧完了也不去添上新的。什么都不想干,就想躺着当咸鱼,喝酒填词倒也可以。至于做家务,实在不太想。随它去吧,反正赵先生也不会怪我的,他只要我开开心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儿就行。

在某种程度上,嫁为人妇的李清照,和当年那个宿醉过后,揉着惺忪睡眼问侍女海棠如何的少女,并无差别。她仍然恣意、无拘,还有点小孩子的任性。

真正被爱着的女孩子,总是能自由自在地做自己。李小姐并不需要考虑,“我这么做会不会让赵先生不开心?他不开心了会不会把我休弃?”她从来不用小心翼翼,不用去迎合讨好。她想大笑就大笑,想喝酒就喝酒,想犯懒就犯懒。这些对于古代女子来说离经叛道的事情,李清照却随心所欲地想干就干。

如同静默旷野里的一个惊雷,漆黑夜色中的一颗明星。

在女性以柔弱含蓄为美的封建社会,李清照却活得如此潇洒。她最在意的不是世俗的眼光,更不是老公的态度,而是自己的感受。我喜欢的人,要让他知道我心意,我喜欢的事,要继续坚持做下去。我自己,就是最重要。不得不说,李清照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是远远领先于她同时代的万千女性的。当所有人仍在沉睡之时,李小姐就已经醒了。她放着纸鸢,荡着秋千,远远地看着那些熟睡的人。

李清照心想,为什么要和她们一样呢?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或许有人要说,是赵明诚对她的宠爱,才让李小姐恃宠而骄,恣意妄为。其实即便没有赵明诚,李清照也依然可以是李清照。她爱赵明诚,可赵明诚,从来就不是她的全部。霸气的李清照可以独自美丽,因为她书香门第的出身,开明的家教,以及老爸李格非的悉心栽培,都共同塑造了李清照强烈的自我意识。

有他,那很好,没他,那也不要紧。还有酒,还有诗,还有我自己。

古代都说好女人要遵守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但李清照既不想当爸爸的乖女儿,也不想当老公的贤惠妻子。她想做的,就是独一无二的自己。

6.只有一个李清照

其实古时候的女子之中,也有不少长得好看又有才气的。可她们的红袖,从来都是为男人添香在侧。就连她们的美丽,都不是自己的。她们柔媚入骨,是为了取悦男人,她们热烈盛开,也是为了入男人的眼。就譬如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的鱼玄机,她一直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男人身上。所以当希望落空的时候,鱼玄机的心便死了。她也是有才情的,可她笔下的字字句句,都是爱而不得的心碎。“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她这一辈子,都在等一个对的人,既然等不到,这朵花便迅速枯萎了。

糟糕的原生家庭,流落风尘的经历,使得这些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缺爱心理,并且很难拥有独立的人格。她们总想着要靠男人来获得爱和满足感。在这个过程中,她们一直处在被动的地位,委曲求全,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也一再退让。

公子说什么,便是什么。你要娶别人,我答应。你让我做妾,我答应。你要我等你,我答应。你要弃我而去,我也答应。只为一句,你曾爱过我。只要那一点点爱,一点点好,一点点真心。

然而越是卑微,越是不会被珍惜。

那些女孩子总想着靠别人,可别人,从来就是靠不住的。于是她们被冷落,被抛弃,成了一个个美丽却哀婉的剪影,独自飘忽在暗夜里,叹息,挣扎,最终一点点破碎。

而李清照就不一样了。

她有她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爱好,自己的信仰。而男人对于她来说,只是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绝不是唯一。当我们提起这位李小姐,会首先谈论她的传世名句,她的爱酒如命,她的爱国气节,然后顺便才想到她的老公赵明诚。而提起赵明诚,唯一想到的就是,哦,他是李清照的老公。赵明诚本人,在大多数人看来,只是历史上的一个小透明。尽管他在金石研究上也颇有成就,可在妻子李清照的盛名之下,他也只好沦为了陪衬。

赵明诚一个大男人,堂堂宰相之子,却在填词作赋上被妻子全方位碾轧,他有没有过不甘心呢?当然也是有的。

这一天赵明诚出差去了,李清照一个人在家。此时正逢重阳佳节,可是老公却不在身边,李清照就有些落寞。窗外的天气还阴沉沉的,更加叫人心烦。李清照心情不太好,便温了壶酒喝。喝着喝着,灵感就来了,她便写下了一首《醉花阴》,寄给远游在外的赵明诚,就是想告诉他,老公啊,这大过节的你还不在,我一个人在家好冷好孤独好寂寞啊。想你想得人都瘦了一圈,你可要快快回来陪我。李清照的这首词是这么写的: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的最后一句话,可以说是千古名句了。赵明诚读后也是叹赏不已,心说我老婆怎么这么有才啊。同时他又有些不服气,心想作为她老公,我一定要写一首更好的词。于是赵明诚闭门谢客,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一下填了50首词,把李清照的这阙词也杂糅其中,写完后沾沾自喜地问他朋友写得怎么样。他朋友反复吟咏后说:老哥啊,这里面有三句真是绝了。赵明诚满脸期待地问:哪三句啊?朋友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得,辛辛苦苦填了几十首词,结果自己费尽心思想出来的那么多句子,还是比不上老婆的一句。赵明诚这下彻彻底底地服了。我老婆就是诗词界第一才女,不接受反驳。

这一段是传闻逸事,并不是史书官方记载,自然会有夸张的成分在。但这也说明了李清照在这段婚姻里,是和丈夫势均力敌的,而她在才情上的更胜一筹,让她在这段关系里甚至拥有了主动权。婚姻里的平等和自由使得李清照始终是李清照,而不是赵夫人,赵家媳妇儿。

李清照就是李清照,四海列国,千秋万代,只有这么一个。

7.云中谁寄锦书来

然而这对夫妻,纵然有神仙爱情,也到底是凡尘中人,他们也会身不由己地被时局所左右。

新旧党争是从宋神宗年间开始的。围绕着王安石变法,新派势力和守旧大臣争执不休。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直延续到了宋徽宗时期。而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便被卷入了这场纷争之中。老李被列为不受宋徽宗待见的元祐党人,遭到罢官,眼看形势无可挽回,老李便带着家眷回老家去了。而赵明诚的父亲,反而被提拔重用,一路高升至宰相。宋徽宗崇宁二年,正当李清照为父亲的事急得焦头烂额,四处寻求帮助时,朝廷又发布了一条禁令:宗室不得与元祐奸党子孙为婚姻。

也就是说,小赵和小李的幸福生活,就要结束了。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父亲被罢官,又和丈夫分离,李清照感觉很窒息。她不得不一个人回到原籍,投奔先行回老家的爸爸。这对夫妇,正式开始了聚少离多的分居生活。

作为一个三月中旬出生的双鱼座,李清照有着双鱼女典型的细腻敏感。赵明诚不在身边,独守空房的李清照免不了会多愁善感。什么景物入了她的眼,都要伤感一番。哎,秋天来了,荷花都开败了,我这朵花,没有爱情的滋润,也要开败了。会不会还没见到老公,我就要容颜不再了?落花逐水而去,是不是暗示着我的青春也如水逝去,再也不回来?大雁都南归了,我什么时候能回到老公身边呢?我还是别想他了,就算想了也见不到。可是这相思之情,怎么刚刚下了眉头,却又缠绕上了心头?哎,我太难了。

还是喝点小酒写点小词吧,或许能让我暂遣愁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在杯中倒满了酒。这杯酒锁住了月满西楼时如水的夜色,映入了征鸿过尽后碧色的苍旻。明明只喝了几小杯,我怎么就已经醉了?不过醉了也好,醉了就不想他了。只是清醒之后,还是会受相思之苦。哎,异地恋也太难了。还好夫妻伉俪情深,远距离恋爱也并没有将感情冲淡。

终于等到了相聚。三年之后,也就是崇宁五年,奸相蔡京被罢免,天下大赦,被判罪的元祐党人也被赦免。真是喜上眉梢的日子,简直要开几坛好酒庆祝一番。李清照回到汴京,久别重逢的夫妻俩相拥而泣。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那些坏日子,终于都过去了。

然而天晴了还没多久,一场风雨就又来了。宋徽宗大观元年,蔡京又被恢复宰相的职位,而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则不幸被罢免。朝堂之上的风云真是变幻莫测,前一刻还风光无限的人,下一秒就要锒铛入狱。赵挺之受了打击,一病不起,没几天就去世了。赵明诚还来不及悲痛,就也丢了官职,赵氏一家都被驱逐出京。

不得已,赵明诚和李清照只好屏居青州,这是一段类似于隐居的日子,也是两个人难得的相聚时光。此时的李清照二十五岁,正是盛年,可她的心经过那么多起起落落之后,已是有些佛系了。她将住的地方取名为“归来堂”,自号“易安居士”。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然官场如此险恶,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那便远离京城,归隐于此吧。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做一对神仙眷侣,倒也逍遥自在。李清照夫妇便在青州,继续起了他们的金石研究。他们将节衣缩食搜集来的古籍文物都存放在归来堂中,一起研究金石器物上所铸刻的文字,校正错讹,品定褒贬,最后将研究成果编纂成册,便是大名鼎鼎的《金石录》了。

8.昔人已乘黄鹤去

政和七年,赵明诚离家做官。俩人又开始了分居。离开那天,李清照送别赵明诚,送了是一程又一程。可是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李清照隐隐觉得,丈夫此去,又会有变故发生。何来此感?大概是女人的第六感。无论怎样的神仙爱情,恐怕都逃不过七年之痒。在一起这么多年,李清照一直没有怀上孩子,赵明诚总是为之叹息不已。而且李清照人到中年,已不再是当年明媚娇艳的少女,多番变故让她更添憔悴。再加上两个人聚少离多,再深厚的感情,也不免会被距离和时间冲淡。

再相见时,李清照明显感觉到了老公对自己的冷淡。饶是李清照这样的奇女子,也逃不过中年危机。赵明诚看向她的目光,不再像从前那般温柔了。他变得话很少,总喜欢一个人待在书房,研究他的金石宝贝们。从前那些共话诗词歌赋、共剪西窗红烛的日子,再也不会回来了。

李清照又是个倔脾气,既然你冷暴力,那我也不会低头求和。日子就这么不咸不淡地过着。而夫妻关系的真正破裂,是因为赵明诚做了一件很荒唐的事情,让李清照彻底失望。

1127年,金人南下攻陷北宋都城东京,宋徽宗、宋钦宗一对皇帝父子被掳去北方,史称“靖康之变”,北宋的赫赫江山轰然倾覆。

1129年,也就是建炎三年,赵明诚当上了江宁知府,相当于今天的南京市市长。说来赵明诚也倒霉,市长的宝座还没坐热,就碰上了御营统治官王亦叛乱。当时这事儿被他的下属察觉了,并做了汇报。照理说提前知道消息,赵明诚只要上点儿心准备一下,平定这个叛乱并不是难事。

可是赵明诚偏不,这个紧急关头,他满脑子想的仍然是他的古董宝贝们。于是他跟这下属说,等我研究完手上的这批青铜器再说,你先退下吧,别来打扰我。然后也没有给出任何应对措施。

当天晚上,王亦果然造反。好在赵明诚的下属够靠谱,私下早有准备,所以轻轻松松就击败了叛军。虽然这位下属早就不指望赵明诚这个挂牌市长了,但是领赏还是要向市长领的。于是在天亮时他就高高兴兴地去向赵市长报告胜利,却怎么都找不见人。四处搜查一番后,发现城墙上挂着一条绳子。原来赵明诚一看王亦真的叛乱了,立马就慌了,竟然弃城而逃。

赵明诚只想安安静静地当一个研究金石的美男子,一遇上要平定叛乱带兵打仗这种事儿,他就怂了。他也不懂在其位就要谋其事,所以毫无责任担当。赵明诚这一跑,不仅又被罢官免职,而且还被他一身正气的老婆李清照,深深鄙视了。

夫妻关系降到了冰点。

赵明诚弃城而逃,这市长是铁定当不成了。再加上局势越来越动荡,这一年李清照夫妇决定向江西逃亡。途经乌江时,俩人驻足江边,气氛一度陷入尴尬。

李清照想起了乌江之畔自刎谢罪的项羽,又想起丈夫弃城逃跑的窝囊行为,越想越气,于是她即兴写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千古绝句。短短二十个字,字字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把赵明诚这颗软柿子打得更蔫了。此刻的李清照,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稀里糊涂误闯藕花深处的小酒鬼了,而是一个清醒而昂然的女斗士,横眉冷对千夫指,批评起自己老公来也绝不嘴下留情。

这首诗不仅是在说临阵脱逃的赵明诚,也在讽刺不战而退懦弱无能的南宋朝廷。李清照又郁闷又愤慨,心想怎么南宋朝廷和我老公,都是一个熊样儿啊。

柔柔弱弱的女子,在暖阳里是荡漾的春水,但遇上寒冬便可变成坚冰,斧钺不可摧。

既然不能上战场杀敌,李清照便以笔为刀剑,以纸为沙场,挥洒笔墨间,尽是巾帼不让须眉的豪迈之气。相比之下,赵明诚的表现就显得很不爷们儿了。岁月静好的时候,他的懦弱和自私都被隐藏得很好。然而一遇危机,真实的人性就暴露了。

真是懦夫一个。李清照的白眼都翻上了天。

李清照是主战派,当金人大举入侵中原领土,南宋朝廷却苟且偷安,李清照愤慨之中挥毫写下“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北狩”暗指徽宗钦宗两位皇帝被抓到北方当俘虏,但大臣们为了保住点皇家颜面,就委婉地说我们的皇帝是北上狩猎打兔子去了。李清照这句诗是在讽刺朝廷中没有抗击金兵的可用之才,一群文臣武将一到关键时刻全都当起了缩头乌龟。李清照最佩服花木兰,直言“木兰横戈好女子”,恨不得也能女扮男装上战场杀敌。奈何自己一把年纪了,又人比黄花瘦的,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是指望着朝廷中能来个靠谱的人早日收复中原吧。

李清照不仅自己主战抗敌,也希望自己的老公妇唱夫随,拿出点男儿血性英雄气魄。但懦弱的赵明诚让她一再失望,此时李清照心里想的都是:我怎么就嫁了这么个胆小鬼啊,对内不能平定叛乱,对外不能抗击金兵,老赵啊你太让我失望了。

与此同时赵明诚心里也憋屈得很:我只是一介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文弱书生,你一会儿指望我成为像项羽那样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千古豪杰,一会儿指望我拿起武器保家卫国,为夫做不到啊。

李清照的心很大,里面盛着大宋的山川湖海,赵明诚的心却很小,只够住他自己。对于赵明诚来说,好死不如赖活。他觉得能在乱世之中活下去就行了,哪怕是苟活。什么尊严,气节,责任,在他这里都不重要。

此事过后夫妻之间的嫌隙越来越大,赵明诚终日郁郁寡欢,一直这么憋屈着,到底是憋出了毛病。这一年他突发急病,撇下李清照撒手人寰了。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9.比生命更重要的事

好像古代的女性,总比男性更有气节。

后蜀君主孟昶虽然有励精图治的心,能力却够不上管理好一个国家,加上宋太祖的军队以实力碾轧后蜀,兵临城下之时,孟昶不得不屈辱投降,他的妃嫔也都被宋军俘获。

赵匡胤早就听说孟昶的宠妃花蕊夫人不仅有倾城之姿,还极擅诗赋,便召见她入殿作诗一首。他本以为久居深宫的女子只会吟风弄月,没想到这花蕊夫人是个胸中有家国的烈性女子,张口便将后蜀不战而退的君臣吐槽了一番: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皇上啊,你怎么仗打都不打就投降了呢?还有你这十四万士兵,一个个的是男人吗?你们好意思吗?

愤慨之情一如李清照在乌江边上的千古长啸。

一代名伎柳如是亦然。崇祯十七年初,李自成的大军逼近京都,大明军队节节败退。在这国难当头之际,柳如是急得嘴角都快起疱了,天天和担任礼部侍郎的丈夫钱谦益商讨救国之策。三个月后,李自成军队还是攻陷了京都,崇祯皇帝不得已自缢而亡。当时的许多忠君爱国的臣子都追随崇祯帝而去。柳如是心灰意冷,想着家国都没了,我这蒲柳之质何必苟活于世?

于是有一日俩人泛舟散心的时候,柳如是劝钱谦益:夫君啊,一朝天子一朝臣,李自成肯定会为难你这个前朝的礼部侍郎。就算他不找你麻烦,忠仆不侍二主,干脆咱俩随皇上去了吧。看着妻子一个弱女子都这么有民族气节,钱谦益的老脸有些挂不住。他犹豫着用手试探了一下湖水。妈呀,冰冰凉。

他心虚地对柳如是说:今晚这水太冷了,要不咱们改日再来?

真是丢人丢到了家。柳如是气得要昏过去了,行,你不跳,我跳。说完“扑通”|一声跳进湖中,后被钱谦益托出救活。

而李清照是比花蕊夫人和柳如是更坚强勇敢的女子。以身殉国固然英勇,但在绝境之下活下去,并且活得有意义,是更加需要勇气的。

那时李清照失去了曾经深爱的丈夫,心里能不难过吗?即便是潇洒小姐李清照,恐怕也常常在梦里哭醒吧。如今再没有人给她轻轻擦去眼泪了,所以哭完之后,李清照就自己安慰自己,有啥过不去的,喝一壶酒就好了,如果不够,那就再来一壶。

况且那时的李清照,没有那么多时间伤心,她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也就是保护好和丈夫用大半辈子搜集来的两千多件金石文物和两万多册的古籍书卷。

10.此情无计可消除

李清照这时候已将近五十岁了,在战乱中一个人又要躲避追兵,又要提防想偷她文物的不法之徒,还要保护好一马车古董和书籍在路途颠簸中不受损坏,已经够不容易了。但这时候,居然有谣言说赵明诚在去世前把一件珍贵的文物献给了金国。这可把李清照气坏了。为了洗刷丈夫的冤屈,她便想着,要不我就忍痛割爱,把这些古董一起献给皇上,看谁还敢乱传谣言。

但宋高宗赵构这时候也忙着逃跑呢。于是李清照追随着皇上逃亡的路线,一会儿走海路,一会儿走陆路,历尽了艰辛。毕竟她发誓要用生命来保住这些金石宝贝们,想到去世了的老赵,李清照又有些鼻酸:你已经去了,我们毕生的心血,我总要为你保住。

即便和赵明诚没有熬过七年之痒,这也是她一生唯一爱过的男人。她时常想起和他“赌书消得泼茶香”的日子。那时两个人兜里都没什么钱,却还在畅想着有朝一日发了财,一定要买回那幅《牡丹图》。二十万文,也太贵了吧。要攒多久的钱呢?李清照下定决心:从今天起,我们家不吃肉了。赵明诚苦着脸:老婆,我从太学回家的时候总要开开荤吧,我们下馆子去吧。两个人笑闹作一团。

当时只道是寻常。只是那幅《牡丹图》,还是没能买回来,真是遗憾哪。

年近五十的李清照,想着过往的岁月,一个人驾着马车,拉着一车文物奔走在苍茫大地上。她佝偻瘦小的身影在夕阳里愈发清晰。

我隔着蒙尘的时光,逐渐看清她已经老去的容颜,那上面的每一条细细的皱纹,都在诉说着她这不平凡的一生。她的眼睛,依然透着桀骜,依然有着年轻时又美又飒的神采。不知道她会不会在这条颠沛流离的路上,想起她少女时代,那一天也是这样的日暮时分,她兴尽晚回舟,在藕花深处,沉醉不知归路。

她一定很怀念当年的岁月吧。

李清照又在喝酒了。她好像总有喝不完的酒,剪不断的愁。大概是因为,她这辈子经历了太多磨难吧。

可是她的生命,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沉重。在大多数人心里,李清照的形象,一直都是那个闲来无事赏赏花,喝喝酒,写写词的婉约女子。她始终在自己所热爱的诗词歌赋里徜徉,在花香和酒香中沉醉。她永远是那么的轻盈,那么的自由,衣裙飘飘地伫立在一叶小舟上,和当年那个漫溯藕花深处的少女,并无区别。

她倚门回首嗅青梅的样子,那一年定格在了赵明诚的眼里;而她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的样子,则是永远地定格在了历史的画卷中。

我漫穿无边的时光,拂去岁月层层的蝉蜕,终于得见李清照小姐慵懒地卧在美人榻上,一手扶额,一手握着酒壶,对我缓缓开口道:姐妹,喝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