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拥有元气满满的每一天?

人生头等大事 l 如何拥有元气满满的每一天?

原创: 伍榕榕  榕榕最美好的分享  5月12日

平凡之路
朴树 - 猎户星座


写在前面
虽然3月21日是国际睡眠日,如今过去一个月多,但睡眠问题却是每个人的头等大事,每个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床上度过,但是,现在我问你,你的睡眠质量一直都不错吗?每天早晨你能在精力恢复的状态下,能量满分迎接每一天吗?
我相信很多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包括我自己,从小我就有睡眠障碍,为了改善睡眠,不知道尝试过多少方法,看过多少相关书刊,但始终很难从根本解决。

以前我也写过相关文章,但我发现,一旦遇到情绪低落时或有比较重要的事要思考时,什么方法都不奏效了,而且自己也有一些在睡眠方面的认知误区,或许你也有,这就是我再次写这个话题的出发点。
关于睡觉,写多少次都不嫌多。

如何判断你的睡眠好不好,有一本叫《夜脑》的书,推荐我们一套睡眠效率的评测方法:
入睡效率=平均睡眠时间/平均躺在床上的时间,连续5天记录,如果你的入睡效率低于0.9,那就需要借助一些方法,来改善睡眠。

关于提高睡眠质量的书,有一本比较权威的书籍,叫《睡眠革命》,樊登读书会解读过,有兴趣可以了解下,也很有启发,现在要说的是先破除睡眠的认知误区,想拥有高质量睡眠的蜜们,可以了解下哦。

1、睡得久不等于睡得好。
人的睡眠呈周期变化:从浅睡到深睡,到快速眼动期,完成一个周期,再回到浅睡,依此类推,整个睡眠周期大约持续90分钟。
你所需的睡眠时间一般是若干个睡眠周期,如我,需要5个,约7.5小时,如果少于这个时间,人就会哈欠连天,精神不济,仿佛大病一场,但每个人所需的睡眠时间不同,没必要比较是睡几个更好,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真的好。要注意的是,当前一天熬夜了,第二天盲目长时间补觉完全没必要,睡醒了就可以起来。

2、半夜易醒,不等于睡眠质量差
我几乎每天半夜都要醒来上厕所,也很担心这样会不会影响睡眠,其实只要次数不多,就不需担心,一般半夜醒来会在睡眠周期之间,所以属于正常情况,有一个要注意的是,如果半夜上厕所,灯光不适宜太亮,这会让褪黑激素减少,让人容易清醒,反而不容易入睡。

3、不用强求早睡早起
“早睡早起身体好”,这是一句朗朗上口的俗语了,我很长时间也是这样要求自己,哪怕是周末,过了7点半不起来,我就有深深的罪恶感,哪怕多困,都硬着头皮起来,结果可想而知,起来以后精神不佳,整个人不在状态,整个上午都疲倦不堪,休息日在没有特别安排的情况下,睡到自然醒就最好的,但醒了就不要赖床,马上起来。
在睡眠上还有早起鸟和猫头鹰两类,前者是必须早起才能精力充沛,后者是晚上灵感源源不断,白天反而状态不如晚上。这两类也没有优劣之分,只有适合与否。

4、白天小睡有最佳时间
很多人都有午睡的习惯,午睡后下午才更更有精力,但你知道吗,午睡也有最佳时间,绝对不适宜过长,控制在20分钟就可以,超过30分钟就会有睡不醒的感觉,半天都恢复不过来。
如果你早上6点起床,那么你的完美午睡时间就是下午1点半。起床时间每晚半小时,小睡时间就延后15分钟。

5、要想晚上睡得好,运动可以帮助你
众所周知,白天进行适量运动,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但也要讲究方法的,具体来说,每周至少需要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或者90分钟的剧烈运动。
值得注意的是,相对剧烈的运动适合安排在入睡前6小时,否则会让大脑过分亢奋,反而睡不着。瑜伽或者简单的拉伸可以在睡前进行。

6、睡觉前避免接触光线刺激
我们知道,临睡前玩手机或用电脑,蓝光会影响褪黑素的分泌,所以,睡觉前,你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建议你把家里的灯都关上,并且拉好窗帘。还要避开手机、电脑等屏幕发出的光线。如果你实在想玩手机,记得调低屏幕亮度,或者采用夜间模式的暖光屏。

7、 多睡一个周期,能提高工作效率
996盛行之下,很多职场人不得不加班熬夜,但其实想要真正提高效率,反而应该多花时间休息。这是因为在快速眼动期,大脑会将白天学到的技能和知识,自动分析、归类并储存,形成我们的认知结构。
所以如果你想提高大脑的学习水平,多睡一个睡眠周期,是更好的做法。

8、最后,还有一个快速入睡的小技巧,躺在床上假装打哈欠。当你试过很多方法都没卵用时,试试这招。

后记
作为失眠界资深人士,太了解失眠或睡眠质量差的苦处,有时候,我内心燃起一个梦想,拥有躺下马上睡着的本领,那将多幸福啊。
以前有个同事,站着都能睡着,人称“睡神”,她难以理解的是,只要有床,哪可能有失眠这件事,这是编造的吧,当她看到我每天顶着两个硕大的黑眼袋时,她信了,这种人,我只有羡慕的份儿啊!
蜜们,睡眠改善了,幸福指数会飙升几个数量级的,快来试试。
这个话题你喜欢么?
留言告诉我,好吗?
如果可以,点“在看”,可好?

关注“榕榕最美好的分享”公众号
源自一个终生坚持原创的小女子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更多内容vip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