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学在得到之D2

得到笔记:五一学在得到之D2

成长是最美好的事情  2017-04-30

今天的行程的行程是:

第一站:打开随时听30-60分钟——变通为连续听

第二站:在“今日学习”阅读得到历后,点击左下角(投稿)分享昨日所学——so easy,不记录

第三站:阅读经典好文——读了傅盛的认知三部曲,不过关于认知这个话题,更想明天专门谈一下今天读完的《好好学习》。

王煜全“前哨”专栏

王煜全的“前哨”专栏是专门负责创新平台的领导分享的,第一次听时,大呼过瘾!王老师有着对前沿产业的了解和为国有大型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经验,所以对科技政策、产品、行业有全面的认识,对国内科技产业政策的解读可谓是一针见血,特别还有对美国《拜杜法案》的解读和当前中国资本投资美国科技的建议,简直就是在解答目前自己工作中遇到的最难的问题。在想,科技部有没有像王老师这样的一帮科技投资咨询顾问呢?如果没有,那真是太可惜了。

当天就想订阅,领导笑劝本年度马上结束了,可等下一年度,于是忍了一个月,但今天终还是订阅了,因为“得到”本身的界面便于进行历史查找和知识整理,而且199元“包”下老师对行业的最前沿解读,哪怕是过去一年的,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认知的变化,也值,划算。

《周末问答:如何利用碎片化时间终身学习》

自己的一点理解,其实,从根本上讲,每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都是由一个个碎片化的知识点构成的。我们所习惯的课堂学习,只是为了方便教育批量化生产和满足学科分类的要求,切割为40分钟的片段,由一门学科的老师进行一对多的、以输出为主的集中教学。这种安排的普遍性,只能证明其是在教育资源稀缺条件下效率较高的,并不能证明它就是教育效果最好的。甚至从某种程度来说,40分钟相对于2个小时或者更长时间的专注来说,也是一种碎片。
为什么说40分钟的课堂效果不一定能比得上5分钟到10分钟的效果呢?我认为理由有三:

一是压缩后的教学内容,高度凝练,逻辑清晰,干货满满;

二是人的专注力在5-10分钟之内可以做到高度集中,快速运转;

三是每个知识点之间强制断开,可以给受众充分的思考时间,来做更多的联想、批判思考,充分消化知识点,并锻炼自主链接各个知识点之间关系的思维能力。

当然,课堂教学也有不可替代的好处,比如现场的他律氛围、即时反馈、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不过,这些都不是“碎片化”不好的理由。

《全球科技新闻:未来新兴应用,数据平台》

Health Verity公司作为一家基于云计算的医疗数据平台,刚刚拿到了1000万美金的B轮融资,该家公司现在提供超过三亿人的数据,提供医疗索赔、处方声明、实验室结果、电子病历和其他重要数据类型,而这些数据来自超过三十个国家的医疗保健数据供应商。

这篇文章对我的启发,是提出了数据霸权问题和数据安全立法问题。

首先是发展数据集市解决数据霸权的问题。就像前些天微信上流传的那篇题目很具有煽动性的文章,大概讲的是百度宣布免费开放其人工智能开发平台,目的在于吸引拥有数据的机构在平台运行,然后牢牢锁住数据提供方,并在平台上拥有大数据,这一突然的举措连谷歌、腾讯、阿里等都来不及应对。所以可以想象,大企业一旦拥有了持续数据,将具有极强的垄断性,小公司再难以与之抗衡。而小公司又是创新活力所在,这种局面对社会整体的创新非常不利。而解决的方案,就是鼓励平等开放的数据集市,类似于数据淘宝,只要利用数据结合算法能得出更优的结果,就有机会胜出。

第二是数据安全的立法。美国早在1996年克林顿时期便通过了HIPAA法案(Health Insurance Porta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 Act医疗保险可携带和责任法案),主要是希望解决健康保险中的数据隐私和数据安全问题。美国的健康和人类服务部门(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不知道是不是相当于我国的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根据该法案,制定了一系列使得医疗数据通畅交易并保护用户隐私的国家标准。而正是有了这些具体的可操作标准,才使得创业者可以在监管下进行更多的创新活动。王老师说,中国的健康领域急需相关规则来保护用户的隐私和安全,促进更多的创业者使用这些被处理过的、匿名化的数据,推动更多的科学研究,造福社会。

两点感想:

一是政府的作用。我们国家的政策制定和立法计划,多是来源于政府的主动计划和调研,也有部分是来自人民代表、政协委员的提案和学术界的研究。行业协会等的团体组织发展薄弱,学术界研究偏向理论,与行业发展脱钩,社会也缺乏政策公关人才。结果就是很多立法严重滞后于行业发展。短时间内,还是只能靠政府的主动作为,使立法计划和过程尽可能的科学化,尤其是深入调研产业一线的需求。长期来看,还是要引导行业协会发展,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建立信息沟通和反馈的桥梁,鼓励独立第三方政策智库的发展,弥补政府在信息采集上的不足。

二是国内创新与全球创新的关系。目前,我所在的城市也有一些医疗信息设备公司,主要是给医院提供数据采集硬件设备、病人管理软件等的医疗信息化全套方案(专业名词可能不准确),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收集大数据,后续进行数据开发,提供医疗诊断辅助方案。所以说,现在全世界都在一个起跑线上,头部效应决定了我们不能关起门来,试图依靠一些家门口的便利资源来获得长久发展,只有真正的科技创新才能支撑未来,要时刻洞悉前沿技术的发展,一方面自己少走弯路,另一方面借鉴别人的好思路。这个案例也提示了自己,哪怕自己身不在市场,也要多看“前哨”这样的栏目,才对周围的创新环境有更客观的判断。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更多内容vip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