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中国,这个村子男不娶女不嫁,简单自由爱一辈子

20年前的中国,这个村子男不娶女不嫁,简单自由爱一辈子
原创 世界音乐菌  世界音乐  今天


这两天,民法典表决通过的“离婚冷静期”草案,引发了一大波网民的不满和讨论。





 

“决定离婚的那一天就一刻也没法忍了!这么多天等下去哪受得了啊”

 

“万一对方是个偏激的人,比如有家庭暴力倾向的,谁知道这些天他会干出啥事”

 

“半年后才执行,想离的趁现在赶紧的啊”



“是不是应该配个结婚冷静期啊”



众多不同的声音,大约都透露了同一种观点:这事吃亏的还是女性。



女性作为婚姻中的弱势群体,若连离个婚都变得困难重重,那还怎样争取自由呢?







可仔细想想,何止是离婚,中国人在结婚这件事上,都很难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各种催婚、世俗标准、物质条件的要求,让结婚有时候变成了合伙开公司。



难怪有人会说,也许可以实现财务自由,结婚自由,却实现不了离婚自由了。



不过,在云南泸沽湖,就有这样一群男女,他们可以一辈子不扯证、不受婚姻制度束缚;他们可以和伴侣相爱一生、却不用捆绑在一起过日子;他们甚至可以选择更换自己的情人,坦坦荡荡地爱潇潇洒洒地走;在一起,一句话就足够,连彩礼都用不着送……







这群人的名字叫——摩梭人。



在一部《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纪录片中,有这样几个片段,看到他们说的话,觉得这些人真的是好自由通透啊!看似传统原始的社会结构,思想文明却比很多地方自由奔放,轻松自在,人间罕见。



比如不以占有支配为目的的感情观



“我是我,他是他,谁也不是谁的私有财产”







背靠强大的娘家

嫁出去的女儿不是泼出去的水



“你们高兴的话就成一家,我的女儿还是我的女儿”







家庭形式很自由,不用非得捆绑生活



“不组成一个共同家庭,好像永远都处在新婚阶段”







七大姑八大姨也不会逼婚

凭实力单身一辈子也可以



“长辈从来都不会逼你”







谈恋爱保有高度自主性

恋爱脑什么的不存在

没有情人还有家人



“他的心都离开我了,还把他绑在身边干嘛”







住在云南泸沽湖畔的摩梭人,是纳西族的分支。据说这里是中国最后一个母系社会,也有“女儿国”之称。这里仍然保持着母系婚姻制度,也就是“走婚”。





走婚,在摩梭语里意为“走来走去”,也表明这是一种夜合晨离的婚姻关系。男女双方只要互相看对眼确定了心意,阿哥晚上就可以潜入阿妹家幽会,等到第二天早上再回去自己家里。



男不娶,女不嫁。结婚证什么的,婚礼仪式什么的,不需要。因为维系这份关系的,不是各种外界条件,而是感情。



在摩梭人的母系大家庭中,男人女人都要生活在母亲身边,所以爱侣们不会因为确定关系就搬到一起住。也就是“天亮之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如果不想继续好下去了,那也很容易结束关系,只要男方不再走访或女方不再打开房门即可。办离婚什么的,不需要。感情本就是你情我愿的事,对他们来说用不着各方见证。



 

很奇怪的是,这样开放的关系看似随意,且没有法律和财产的保障,但很多人一辈子只走那么一次婚,并能够把这份感情维持一生。


可能在大多数人眼里,摩梭人的婚姻制度显得过于另类,或者是乌托邦式的感情观。但是,能拥有这种选择自由、来去自由以及不被他人干涉的自由,不是最简单快乐的事情吗?

然而,上面提到这部由周华山导演拍摄的《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是20年前的纪录片了。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流动性的增加,摩梭人的家庭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变革,这一夫一妻制家庭占到了7成多,年轻人们也都领证结婚了,走婚制名存实亡。


走婚制度本身或许并不值得鼓吹,因为它必须建立在强大的道德基础上,只有质朴的民风和母系社会的制度才能够与之匹配。不以占有和支配为目的,才可能发展出自由和谐的男女关系。换到眼下的社会经济环境也许并不适用了。但摩挲人热爱生命,讲求平等互助,开阔自由的心灵,是值得我们认识思考的。


想要真正获得自由,制度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修练己心啊!只要你的心是强大的自由的,那么无论婚姻与否你都是自由的。

撰文:南墙

更多美好制造优选好物,点击阅读原文了解








阅读原文


更多内容vip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