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解读》电子书下载

名家解读txt,chm,pdf,epub,mobi下载
作者: 刘正伟 编
出版社: 山东教育
副标题: 语文教育意蕴篇
出版年: 2009-6
页数: 384
定价: 39.00元
ISBN: 9787532856299

内容简介  · · · · · ·

《名家解读:语文教育意蕴篇》名为《名家解读:语文教育意蕴篇》。所谓“名家”,是指那些在百年语文教育变革中,思想及实践具有重要价值,或产生过重要影响的知名专家、学者。一般地说,他们都拥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及学术专长,并且取得了相当高的学术成就;他们虽然不一定在中小学从事语文教育工作,但始终关心语文教学改革。基于此,《名家解读:语文教育意蕴篇》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主要选辑近三十年,特别是语文新课程改革前后具有变革意义的名家(语言学家、文学专家及教育教学专家)解读语文教育的思想与言论。由于各自专业立场不同,这些思想言论及观点之间亦不尽一致,甚至还有矛盾及冲突的地方,但他们的态度是严谨的,所谈论的问题是深刻的,故本着学术研讨的精神,我们收录了13位当代名家的论述。





作者简介  · · · · · ·

刘正伟,男,1966年生,江苏淮阴人。199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之后在南京师范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教育部浙江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系主任,教授,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文教育、教育史、教师教育等,先后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等项目研究,著有《国际语文课程与教学比较》,等著作,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浙江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现正主持《复丐尊全集》的编撰工作。




目录  · · · · · ·

序言引言 语文教育30年:思想和观念的谱系上编 名家解读 刘国正:语文、工具和生活 一 语文工具观 二 语言·思想·知识 三 实与活 四 作文、生活与资料 崔峦:小学语文教育的民族化、科学化和新课程改革 一 小学语文教材的民族化、科学化 二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问题与对策 陆俭明:语文教育的定位和语言知识教学 一 语文课程的定位 二 树立适应新时代需要的教学理念 三 在科学研究基础上编写出高质量的教材 四 恰到好处地给学生一点语法知识 钱理群:“立人”教育与阅读经典 一 语文教育的任务,是要通过“立言”来“立人” 二“用文学经典滋养下一代” 三 “文学说到底是一种语言的艺术” 四 对话与发现 五 真话与虚构 温儒敏:中学语文是人文教育而非文人教育 一 语文最核心的问题是培养阅读写作能力 二 中学语文是人文教育而非文人教育 三 对经典的歪曲亵渎是一种文化病象 四 扎实稳妥地推进语文课程改革 王宁:汉语语言学与语文教学 一 语言、语文与语文教学 二 汉字教学的原理与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 三 语言与言语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童庆炳:语文教学——人的建设与审美教育 一 语文教学与人的建设 二 需要认识论。更需要存在论 三 语文教学:语言和文学的互动 四 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国经验 王富仁:古代教育的“大语文”与现代教育的“小语文” 一 “大语文”与“小语文” 二 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同时坚持三个主体性 三 莫用学生的主体性取代教师的主体性 方智范:回归语文,注重人本 一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 二 回归语文之本 三 语文学科的文学教育 四 语文教师要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 五 语文教师要加强文学素养 倪文锦:语文的整体功能与文化特质 一 工具性与人文性 二 阅读经典——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 三 母语教科书的文化构成 四 必修课与选修课:困惑与反思 孙绍振:经典、“去蔽”和教学的主体性 一 经典文本的微观解读 二 段落大意的教学必须缓行 三 “贴近生活”不是一剂良方 四“去蔽”和“创新” 五 主体性和主体间性问题 钟启泉:新课程与语文教育转型 一 语言能力与语文学科 二 新课程与语文教育转型 三 语文教学内容与目标的达成 朱小蔓:认识小学儿童,认识小学教育 一 现代小学儿童的发展与教育 二 基础性:小学教育的性质、任务和功能的再认识 三 小学教育与小学教师角色的转变 杜威:语言·思维·社会 一 语言符号像一堵墙、一个标签、一种媒介 二 教育要使语言变成理智的工具 三 教师的叙述与儿童语言能力的培养 四 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下编 解读名家 蔡元培:国文——新教育方针与现代语文教育的设计 一 “生活的必要”与“文明的必需” 二“养成健全人格” 三“尚自然,展个性” 黎锦熙:国语教学和国文教学 一 国语要旨 二 拼音、读法、话法、缀法和书法 三 合于本国的教育宗旨、适应儿童身心发展及生活需要的程序 四 设计教学法和自动主义的形式教段 胡适: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和现代语文教育革命 一 培养独立、自由的人格 二 白话是一种有效率的表达工具 三 课程编制原理:兴趣性和时代性 四 启发式教学:疑难、演说、质疑与讨论 刘半农:新文化运动与应用文教授的兴起 一 培养学生写作应用文的能力 二 适应时代之需要 三 养成学生主动自学的习惯 四 作文评改:建立师生平等真诚的关系 夏丐尊:“治教育则归于至情,研语文则时获创见” 一 “教育上第一件事要以人为背景” 二 “爱的教育” 三 “美的情感教育” 陈望道:现代语文修辞美学和语文教育 一 《太白》与“大众语” 二 功能与文法 三 文章的美质 四 “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 叶圣陶: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终极点在“行” 一 语言训练与情感培养 二 “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 三 写作就是生活本身 四 两种角色样态 五 “普通文章”与“文学创作” 朱光潜:文学教育要养成高尚纯正的趣味 一 人生的艺术化 二 养成纯正高尚的趣味 三 从“疵境”到“稳境” 朱自清:“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一 “教育的价值是在培养健全的人格” 二 “新的教学法是以学生为本位,教师只加以协助” 三 《经典常谈》 四 “读的用处最大” 五 “写作是生活技术的训练——说是做人的训练也无不可” 李廉方:语文教育与卡片教学法 一 学习普通语言文字,养成发表思想之能力 二 国语读本,必集合各类儿童文学 三 卡片教学法 艾伟:语文教育科学化的实验与探索 一 汉字字形、字汇及排列实验 二 阅读兴趣、阅读及作文测量 三 语文实验与研究的新范式 四 语文教育科学化 陶行知:平民教育与语文教学 一 文化的第一把钥匙——语文 二“一切公立学校,都应该教白话文” 三“课本便是用碗端来的饭” 四 “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 辛安亭:文从写话起 一 作文就是用笔说话 二 精讲、多读、熟读、巧练 三 精简集中、综合连贯、深入浅出、启发心智 吕叔湘:语言学与语文教育 一 语文课是工具课 二 探寻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途径 三 为了保持祖国语言的纯洁 张中行:论“写‘有文的话’及其他” 一 所谓作文 二 “文言阅读要以‘熟’为本,以‘知’为辅” 三“理解、深入、仿作” 钱钟书:博与通——阅读的理论与经验 一 “化书卷见闻作吾性灵” 二 “不尽信书,斯为中道尔” 三 “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 蒋仲仁:思维·语言·语文教学 一 发展语言与发展思维 二 教学生是给学生一支猎枪 三 语言规律和语文教学 四 语文和教学 张毕来:汉语、文学分科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一 普通话语音注音 二 文学教学必须从小学开始 三 要写真人真事,又要有文艺性 张志公:语文教育的民族化、科学化、现代化 一 语文教育的民族化 二 语文教育的科学化 三 语文教育的现代化 顾黄初:现代语文教育史的建构与开拓 一 现代语文教育史研究的开拓 二 史料的发掘与整理 三 现代语文教育史体系的建构 夸美纽斯:母语学习和儿童生活 一 母语学习与外语学习 二 儿童学习语言的方法 三 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语文教学 四 语言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五 语文练习从基础开始 苏霍姆林斯基:“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 一 “学习文学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的内心世界——道德、修养和美” 二 “学校学习的五把刀锯” 三 “到生动的思想的源头那里去旅行” 加登纳:多元智能视野内的语文教学 一 多元智能中的语言智能 二 阅读教学与语言智能 三 写作教学与语言智能 四 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学习评价 后记

序言引言 语文教育30年:思想和观念的谱系上编 名家解读 刘国正:语文、工具和生活 一 语文工具观 二 语言·思想·知识 三 实与活 四 作文、生活与资料 崔峦:小学语文教育的民族化、科学化和新课程改革 一 小学语文教材的民族化、科学化 二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问题与对策 陆俭明:语文教育的定位和语言知识教学 一 语文课程的定位 二 树立适应新时代需要的教学理念 三 在科学研究基础上编写出高质量的教材 四 恰到好处地给学生一点语法知识 钱理群:“立人”教育与阅读经典 一 语文教育的任务,是要通过“立言”来“立人” 二“用文学经典滋养下一代” 三 “文学说到底是一种语言的艺术” 四 对话与发现 五 真话与虚构 温儒敏:中学语文是人文教育而非文人教育 一 语文最核心的问题是培养阅读写作能力 二 中学语文是人文教育而非文人教育 三 对经典的歪曲亵渎是一种文化病象 四 扎实稳妥地推进语文课程改革 王宁:汉语语言学与语文教学 一 语言、语文与语文教学 二 汉字教学的原理与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 三 语言与言语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童庆炳:语文教学——人的建设与审美教育 一 语文教学与人的建设 二 需要认识论。更需要存在论 三 语文教学:语言和文学的互动 四 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国经验 王富仁:古代教育的“大语文”与现代教育的“小语文” 一 “大语文”与“小语文” 二 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同时坚持三个主体性 三 莫用学生的主体性取代教师的主体性 方智范:回归语文,注重人本 一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 二 回归语文之本 三 语文学科的文学教育 四 语文教师要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 五 语文教师要加强文学素养 倪文锦:语文的整体功能与文化特质 一 工具性与人文性 二 阅读经典——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 三 母语教科书的文化构成 四 必修课与选修课:困惑与反思 孙绍振:经典、“去蔽”和教学的主体性 一 经典文本的微观解读 二 段落大意的教学必须缓行 三 “贴近生活”不是一剂良方 四“去蔽”和“创新” 五 主体性和主体间性问题 钟启泉:新课程与语文教育转型 一 语言能力与语文学科 二 新课程与语文教育转型 三 语文教学内容与目标的达成 朱小蔓:认识小学儿童,认识小学教育 一 现代小学儿童的发展与教育 二 基础性:小学教育的性质、任务和功能的再认识 三 小学教育与小学教师角色的转变 杜威:语言·思维·社会 一 语言符号像一堵墙、一个标签、一种媒介 二 教育要使语言变成理智的工具 三 教师的叙述与儿童语言能力的培养 四 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下编 解读名家 蔡元培:国文——新教育方针与现代语文教育的设计 一 “生活的必要”与“文明的必需” 二“养成健全人格” 三“尚自然,展个性” 黎锦熙:国语教学和国文教学 一 国语要旨 二 拼音、读法、话法、缀法和书法 三 合于本国的教育宗旨、适应儿童身心发展及生活需要的程序 四 设计教学法和自动主义的形式教段 胡适: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和现代语文教育革命 一 培养独立、自由的人格 二 白话是一种有效率的表达工具 三 课程编制原理:兴趣性和时代性 四 启发式教学:疑难、演说、质疑与讨论 刘半农:新文化运动与应用文教授的兴起 一 培养学生写作应用文的能力 二 适应时代之需要 三 养成学生主动自学的习惯 四 作文评改:建立师生平等真诚的关系 夏丐尊:“治教育则归于至情,研语文则时获创见” 一 “教育上第一件事要以人为背景” 二 “爱的教育” 三 “美的情感教育” 陈望道:现代语文修辞美学和语文教育 一 《太白》与“大众语” 二 功能与文法 三 文章的美质 四 “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 叶圣陶: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终极点在“行” 一 语言训练与情感培养 二 “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 三 写作就是生活本身 四 两种角色样态 五 “普通文章”与“文学创作” 朱光潜:文学教育要养成高尚纯正的趣味 一 人生的艺术化 二 养成纯正高尚的趣味 三 从“疵境”到“稳境” 朱自清:“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一 “教育的价值是在培养健全的人格” 二 “新的教学法是以学生为本位,教师只加以协助” 三 《经典常谈》 四 “读的用处最大” 五 “写作是生活技术的训练——说是做人的训练也无不可” 李廉方:语文教育与卡片教学法 一 学习普通语言文字,养成发表思想之能力 二 国语读本,必集合各类儿童文学 三 卡片教学法 艾伟:语文教育科学化的实验与探索 一 汉字字形、字汇及排列实验 二 阅读兴趣、阅读及作文测量 三 语文实验与研究的新范式 四 语文教育科学化 陶行知:平民教育与语文教学 一 文化的第一把钥匙——语文 二“一切公立学校,都应该教白话文” 三“课本便是用碗端来的饭” 四 “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 辛安亭:文从写话起 一 作文就是用笔说话 二 精讲、多读、熟读、巧练 三 精简集中、综合连贯、深入浅出、启发心智 吕叔湘:语言学与语文教育 一 语文课是工具课 二 探寻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途径 三 为了保持祖国语言的纯洁 张中行:论“写‘有文的话’及其他” 一 所谓作文 二 “文言阅读要以‘熟’为本,以‘知’为辅” 三“理解、深入、仿作” 钱钟书:博与通——阅读的理论与经验 一 “化书卷见闻作吾性灵” 二 “不尽信书,斯为中道尔” 三 “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 蒋仲仁:思维·语言·语文教学 一 发展语言与发展思维 二 教学生是给学生一支猎枪 三 语言规律和语文教学 四 语文和教学 张毕来:汉语、文学分科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一 普通话语音注音 二 文学教学必须从小学开始 三 要写真人真事,又要有文艺性 张志公:语文教育的民族化、科学化、现代化 一 语文教育的民族化 二 语文教育的科学化 三 语文教育的现代化 顾黄初:现代语文教育史的建构与开拓 一 现代语文教育史研究的开拓 二 史料的发掘与整理 三 现代语文教育史体系的建构 夸美纽斯:母语学习和儿童生活 一 母语学习与外语学习 二 儿童学习语言的方法 三 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语文教学 四 语言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五 语文练习从基础开始 苏霍姆林斯基:“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 一 “学习文学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的内心世界——道德、修养和美” 二 “学校学习的五把刀锯” 三 “到生动的思想的源头那里去旅行” 加登纳:多元智能视野内的语文教学 一 多元智能中的语言智能 二 阅读教学与语言智能 三 写作教学与语言智能 四 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学习评价 后记
· · · · · · ()

下载地址

发布者:勤劳的小鸡

文件说明:zip / 解压密码:yiquhai.com

迅雷下载:您需要先后,才能查看

网盘下载:您需要先后,才能查看

关于内容:内容自于互联网,如果发现有违规内容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作者: 勤劳的小鸡

该用户很懒,还没有介绍自己。

18 条评论

发表评论

  1. 茶妹小屋 茶妹小屋说道:
    1#

    论述严谨

  2. xin978xin xin978xin说道:
    2#

    以前买过

  3. MADAO MADAO说道:
    3#

  4. 动感人 动感人说道:
    4#

    从演化的角度入手

  5. 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