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之子乐团季》刚开播就散发着糊味儿

《明日之子乐团季》刚开播就散发着糊味儿……
原创 杨子虚  摇滚天堂  今天






随着《我们的乐队》一声不响地播完了,《乐队的秋天》又迟迟不来,所以《明日之子乐团季》在这个时间点开播,对于摇滚乐迷来说,要说完全没有一点盼头是不可能的。



毕竟,导师阵容里还有二手玫瑰的梁龙,如今已经花名“LBB”的梁龙最近在微博的美妆博主里也算混出了点名堂。当时官宣《明日之子》这一季有梁龙做导师的时候,杨主播还专门写文章分析过,详见:二手玫瑰梁龙加入《明日之子乐团季》,下一个糊掉的乐队综艺?



但第一期的节目播完以后,《明日之子乐团季》已经隐约浮现了一丝糊的气息……









梁龙在《明日之子乐团季》



首先咱不谈那些选秀粉,《明日之子乐团季》最大的问题是,它几乎完完全全没有任何的惊喜。



如果你也看过之前的《一起乐队吧》和《我们的乐队》,大概就对《明日之子乐团季》里面那个所谓“F-man”完全没有了任何新鲜感,从“队长”到“ACE”,再到“F-man”,《明日之子乐团季》实际上并没有对已经两次被证明失败的节目玩法做出革命性的创新。



依然是评级——找乐队核心——乐队核心选人(CP预定)——组成乐队的玩法。



而这个所谓的“核心”,你给它改了名字又能怎样,节目的核心玩法已经被观众都看腻了,毫无新鲜感可言。






而最吊诡的是,这个“F-man”节目官方解释是“Frontman”的意思,这个真的不得不佩服节目组,估计也是花了不少心思才找到了这么个概念。虽然也有人会把Frontman当成是“乐队核心”的意思,但实际上这个词语从诞生到绝大部分语境下,都是指那种有舞台张力的乐队主唱。





一般认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Frontman是大门乐队的主唱吉姆·莫里森,因为其疯狂至极的舞台表现力,乐评认为再把他叫做“Singer”好像不太合适,毕竟人家那堪称行为艺术般的表演可绝不是“唱”那么简单。



所以,我并不认为《明日之子乐团季》给的这个“F-man”是一个特别靠谱的概念,你也不能说我咬文嚼字——毕竟最开始翻出来这么个词汇,也是节目组自己哦。




Jim Morrison的常规操作



回到节目本身,《明日之子乐团季》确实有星光熠熠的导师阵容,甚至第一期还请来了“客座老师”朴树,但且不说导师之间没有擦出什么火花,最让人失望的大概也就是梁龙的表现了。



我不能理解的是,既然已经进军娱乐圈了,既然都自封美妆博主了,为啥在《明日之子乐团季》上的梁龙却没有化他的标志性妆容???



说好的“我们了解娱乐圈”呢?就这???就这???



做为观众,即使不是抱着“看热闹不怕事儿大”的心态,也没人想看一个如此“正常”的梁龙吧,哪怕出于给自己家口红带货的心态,也至少让人看看真·美妆博主的魔性吧?除了节目组不允许以外,我真的想不到有任何理由梁龙要表现得那么“正常”。




朴树在《明日之子乐团季》



再看看选手,虽然之前就知道《明日之子乐团季》号称是人均00后的选手组成,我也预料到了选手的水平会很菜,但是能菜到那种程度,还是始料未及的。



以第一期(上)为例,除了弹吉他的那个王江元和最后压轴的沈钲博以外,其他选手几乎都没让我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就这???





王江元的那段指弹吉他弹得虽好,但最大的那个噱头——用小提琴弓拉吉他的部分却非常飘,很难想象这种噱头将来可以应用于正式演出;而沈钲博如果不是因为拿了第一期的官方剧本,全程烘托气氛以外,最后估计也很难给人留下多深刻的印象(邓紫棋那个哭也有点儿强行催泪的感觉)。




王江元



究其根本,以“年轻乐手”为选择标准的《一起乐队吧》的选手水准就已经非常平庸了,进一步把遴选范围局限在“00后男性,还要长得帅”的《明日之子乐团季》选不出什么像样的选手也是完全理所当然的事儿了。



比方《明日之子乐团季》第一期推的那个唢呐闫永强,不仅选曲完全听不出水平,何况有《一起乐队吧》的唢呐阿圣在前,我也不觉得这是一个多么值得期待的选手。



至于那一水儿平庸的主唱,真的让人毫无跟进了解的兴趣,最后只能靠讲东北话之类的标签来区分。




选手画风大概这样吧



总的来说,如果《一起乐队吧》借着《乐队的夏天》的东风火了个把月;《我们的乐队》开了个还算不错的头,那《明日之子乐团季》真是从第一期就散发出了一股糊味儿。



但是没准爱看选秀的饭圈妹妹们就是很喜欢00后小鲜肉呢……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更多内容vip可查看